长城原创 >

忆农耕文化 留住淡淡乡愁 到民俗博物看看吧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霍文龙 武萌 
2018-06-22 20:12:26
分享:

      长城网邯郸讯(记者霍文龙 武萌)太行老区民俗博物馆坐落在有着革命传统的峰峰矿区山底村村西,占地300余平米。所有物品分门别类,依次展出当地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用品100余件,图片文契数十件,以及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从不同层面集中反映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劳动,审美,风情,习俗,民风等历史风貌。

      是历史的再现,也是太行老区民俗文化的记忆。所展民俗文化藏品,乍看近乎原始落后且破烂不堪,平庸无奇。可仔细观察起来,却似若家珍,部分民俗实物弥足珍贵,有的已是绝品。整个展览以小见大,以物证俗,重现了建国前后太行老区百余年间的现代风情。是区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大观园。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是太行老区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建馆初衷,博物馆的建立也是展现峰峰周边地区民俗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民俗风情的独特风貌,可以洞见当地百姓的甘苦悲欢和喜怒哀乐,以及鲜明的区域农耕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

太行老区民俗博物馆正门。霍文龙 摄

  沿着峰峰跃峰渠景观大道一路向西,到达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停车场,向东看到两层楼的“游客服务中心”,旁边还挂在一块黑底黄子的牌匾,上书9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太行老区民俗博物馆》,这便是目的地。

撅头、铁锨、锄头、耙子......这是过去农业生产必备的"十八般武器“中的”轻兵器“。霍文龙 摄

农用器具犁。霍文龙 摄

      耧犁耮耙则是过去农民耕耘土地的”重兵器“。如今,随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农具的更新换代,耧犁耮耙已经成为历史,渐行渐远。然而,在人们的心中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犁地。 博物馆陈列照

      犁的本义是用牛拉动带有犁铧的工具,翻耕土地。在我国北方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女人或孩子们牵着牛,庄稼把式一手扶犁,一手扬鞭,亦步亦趋地走着,吆喝牛的喊叫声、挥动鞭子的“啪、啪”声,响彻在辽阔的上空,不绝入耳,成为农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演奏出钟情于这片土地的老百姓的欢歌。

农用器具耙。武萌 摄

      这个形似梯子的生产工具叫耙,是用来碎土、平地和消除杂草的整地工具。农村百姓用耙齿粉碎坚硬的土坷垃,清除杂草,用耙身抚平土地。

耙地。博物馆陈列照

      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庄稼把式两脚雄健地踏在耙中间的两块木板上,两眼目视着前方的土地,双手 扯着缰绳,左右把握着方向,身体微向后仰着,牛拉着耙,耙驮着人,人耙着地,伴随着轻快的节奏,行走在松软、博大的土地上,用稳健的双脚勾画出了美妙的曲线,用今天的话说,那是多么的浪漫和潇洒啊。

农用器具耢。武萌 摄
      耢跟耙的作用差不多,一般是在耙过几遍地后,再耢一遍、两遍的,使土地更平整一些,它平整土地的作用比耙要好得多,起到了耙所起不到的作用。
耢地。博物馆陈列照

      当年在农村,经常看到大人们前面赶着牛,身后背着耢,行走在田间小路上,到了田间耢地的时候,人要站在耢上,或蹲在耢上,掌握着耢地的平衡,感觉特别有情趣。记得儿时小伙伴们都是争抢着到耢上去过把瘾,既帮着大人们干了活,又潇洒地在耢上“走”一回,心存满足感,现在回想起来,还清楚地记得站在耢上的精神劲儿。

农用器具耧。 武萌 摄

      耬是播种用的农具,一般用牲口拉着开沟和播种。过去,经常在农村的饲养棚的墙上挂着耧。播种时,铃铛就敲打耧斗,发出清脆响亮、有节奏的吧嗒声,随着敲打,使种子均匀流下。在众多的农活中,播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活,通常是前面一个人牵着牲口,掌握着牲口的速度,庄稼把式在后面扶着耧把手,控制着牲畜的方向和播种的深浅。耧“摆动”的幅度和力度大小,很难把握,全靠经验,摇耧播种的都是干庄稼活儿的老把式。

播种。博物馆陈列照

      耧犁耮耙是时代的产物,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时代,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老百姓,走过了不知多少艰苦的岁月。现在想来,它们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单一功能和匹配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无与伦比,不可替代。

农用器具木杈、木掀、木槨子。霍文龙 摄

扬场。 博物馆陈列照

     “扬场”通常需要2-3个人来完成,一人站在下风头,用木锨将粮食与粃糠的混合物迎风扬起,在风的吹拂下,粮食会非常均匀地散在空中,这时候风一吹,粃糠随风会吹走,而谷物会落在原处。另外一个人,用扫把将谷物周围的粃糠扫走就可以了。木掀就是用来扬场用的,木杈是用来摊晒农作物的。在农耕文化里,耧犁耢耙,扬场放磙,俗称为五套全活儿,是作为一个农民必须掌控的农活技能,否则便不能算是干农活的老把式或行家里手。

农用器具铡刀。 霍文龙 摄

      铡刀是用来切断饲草、秸秆的农用具。铡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铡床,一般用榆、枣、槐等硬杂木做成。铡床中间挖槽以安放铡刀,铡床的两侧用铁皮包上,底部侧面还要开槽,让草屑流出来。第二部分就是铡刀,刀柄为木质,其余为铁质金属,刀刃沾钢,刀背成鱼脊型。铡刀和铡床的顶部用一根铁棍做连接棒,可拆卸磨刀。

铡刀铡草。博物馆陈列照

      使用铡刀时,必须两个人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一个人把草捆填进铡刀里,并尽力把草往铡刀和刀床连接处靠拢,另一个人则成骑马蹲裆式,双手握住刀柄,高高抬起,双脚跟抬离地面,全身的力合在一处,刀落草断,循环往复,让旁观者看得眼花缭乱。

各类纺织工具。霍文龙 摄

      纺线需要技术,必须摇车抽线配合恰当。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棉纱打成疙瘩,一会细的断了线,急得人满头大汗。直到纺线的人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随着纺车的嗡嗡声无穷无尽地抽出来。

传统的织布机。武萌 摄

  这是一台传统的织布机,看到它不由的让人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

  70年代以前,人们衣着颜色相对单一,衣服用料大都是“老粗布”,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粗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作为“老粗布”的缔造者——传统织布机,也随之告别历史舞台。

    “老粗布”的纺织全是手工,工序非常复杂,前期的轧花、弹花、纺线、络线、浆染、经线、刷线等工序不算,单是织布就要再经过作缯、闯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十几道工序。织布时,妇女们端坐在织布机这一端的布柱前,双脚踏板上下交替,双手轮换着操纵机杼和梭子,只见双手翻飞,穿梭往复,动作娴熟。

烧火做饭用风箱。霍文龙 摄

  看到它,我们大家是不是不由得想起了一句歇后语: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风箱基本结构: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压缩,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火炉中,用于烧火作饭。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现代农村已几乎不怎么用了,除非过年时节,比如像在咱们太行老区的农村,腊月23前后蒸馍时偶尔用。现在家家户户都开始用煤气灶、电磁炉等,风箱早已淘汰,用风箱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杆秤。 武萌 摄

过去的地契、房企、结婚证,都极具年代特色!武萌 摄

  怎么样,涨姿势了吧!

  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换来的,感受传统生活方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兴趣的小伙伴就来太行老区民俗博物馆看看吧。

关键词:农耕,文化,峰峰责任编辑:霍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