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省芬指导学生进行基因表达实验。记者 闫思宇 摄
长城网讯(记者 郑佳洵 闫思宇)6月22日下午4点,在河北农业大学分子遗传学实验室,王省芬教授正在专心致志地指导几名研究生进行基因表达实验。“最近还是比较忙的,上午刚刚给研究生上完课,这几天也一直在准备申请专利的相关材料。”站在记者面前的王省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干、清爽,又精神饱满,谈起自己的工作时眼睛总是闪烁着光。
现任河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的王省芬,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在棉花育种基础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河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理事、河北省棉花学会常务理事……透过众多荣誉,看到的是王省芬勤恳耕耘24年的科研路。
“我是一名老党员,有着25年的党龄。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不忘初心,服务三农。”王省芬认为自己是年轻时懵懵懂懂的“撞”进了科研的门,想不到经过几千个日日夜夜的陪伴,棉花成为了她的“心头肉”,实验室被她当成了家。每次在家做完基本的家务王省芬就闲不住了,丈夫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便一个劲“撵”她去实验室,“对我们来说没有加班这个概念,因为我们的工作就需要从早到晚地分析、研究、试验,需要静下心来苦练内功”。
王省芬指导学生进行基因表达实验。记者 闫思宇 摄
“苦炼内功”一定有所收获。2018年5月,与团队负责人马峙英教授一起,王省芬作为同等贡献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于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的陆地棉核心种质基因组变异和优异位点挖掘一文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篇文章是一项棉花基因组变异和纤维性状遗传领域的国际重要研究成果,它将有助于未来棉花育种走向“按图索骥”,从“海选”走向“定制”。
王省芬讲解拟南芥模式植物。记者 闫思宇 摄
这项研究有多不容易,不如来看看这组数据。对从中国棉花种质资源库7362份陆地棉中筛选出的419份核心种质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平均深度达6.55倍、找出366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通过田间鉴定获得了20多万个表型数据……
王省芬讲解拟南芥模式植物。记者 闫思宇 摄
“其实,通俗地讲,就是该项研究对人类在整个驯化过程中保留了哪些有利于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基因位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发掘,以便为棉花品质、产量等重要性状的有效选择与改良提高,也就是培育纤维又长又强、产量又高的棉花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王省芬说,“从2012年开始,6年的科研攻关,6个月的补充实验,10个月投稿后的煎熬等待,是团队每位老师难以忘却的。”
“人会生病,棉花也会得病,我们育成的新品种实现了抗性、产量和品质同步改良,被列为适宜棉区主推品种。”
其中农大棉6、7、8、9号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农大棉6号、9号、601分别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育繁推及产业化、河北省现代产业技术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与国欣、大禹等种业公司合作繁育推广,在冀、鲁、豫、晋、津、新等棉区累计种植5000多万亩,增收80多亿元。
王省芬的学生陈斌在实验室对黄萎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记者 闫思宇 摄
“近5年河北年种植面积最大品种都是我们农大棉,前5位中就占了3个。”王省芬自豪地笑着说,“能看到棉花增产,品质提高,农民增收就是心里最高兴的事儿。”
作为主要完成人,王省芬还创新了抗黄萎病育种理论和方法,发现落叶型菌系、品种抗病类型,揭示了抗病和纤维强度基因表达规律,发掘出一批抗病相关新基因。
谈及24年科研路的坚持,王省芬告诉记者这样一句话,“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棉花生长周期长,科研工作连续性强,没有一股执拗,就没有办法出“含金量”高的作品。“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我也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搞科研的人必须要踏实,才能出成绩。”
在爱人心中,王省芬是个“不顾家”的工作狂,少了很多陪伴家人与孩子的时间……
在学生眼里,王省芬是个一丝不苟的严师,科学谨慎的态度贯穿在每一节课堂……
而在自己眼里,她只认为是一名“高级农民”,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忙碌奔波在大片棉花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