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河北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见成效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闫思宇 郑佳洵 通讯员 何菲 肖恩君 
2018-07-06 21:11:04
分享:

  

承德围场县的钓鱼台湿地。记者 闫思宇 摄

  长城网讯(记者 闫思宇 郑佳洵 通讯员 何菲 肖恩君)刚入六月,在承德围场县的钓鱼台湿地就迎来了几位新“客人”,几只野鸭在河岸旁刚抽芽的锦带花下踱步,河道里清水流淌波光粼粼,一副生态秀美的画卷呈现在世人眼前。然而两年前这里却是黄沙漫天,植被贫乏,水土流失的荒凉景象。

  近两年来,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落实,让这里悄然发生着巨变。

钓鱼台湿地旁锦带花开放。记者 闫思宇 摄

  围场县作为拱卫京津、防沙治沙的重要生态屏障,历来承担着“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涵水源、为河北蓄资源”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然而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慢,围场县对于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显得力不从心。

  2016年12月,承德市围场县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启动了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包括以哈里哈乡为核心,以伊逊河流域和旅游公路沿线为延伸的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河道整治、农业新技术等四类工程,总投资2.796亿元,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治理理念,积极构建工作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

围场县河道整治工程见成效。记者 闫思宇 摄

  总投资6388万元,退耕还湿34.7公顷,人工辅助自然恢复湿地80公顷……钓鱼台湿地的变化正是该项目取得成效的体现。

  “过去这里湿地遍布,动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后来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降低湿地逐渐消失。现在通过湿地修复工程,大面积退耕还湿,乔灌木、地被植物栽植等一系列举措,总面积2600多亩的湿地开始恢复涵养水源,过滤净化的功能”围场县林业局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子华向记者介绍,“现在湿地可以把瞬间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变成长期有水,这个水通过湿地的过滤变得特别清澈了。”

  围场县水务局水土保持站负责人武玟佳告诉记者,如今清澈见底的河流过去是劣五类水质,流量也小,谈及河道的变化,除了对河道的整治工程的开展,河道两岸植被的保护也与这里的变化密切相关。

河道两岸的植被。记者 闫思宇 摄

  “治川先治山,如果山上林子不造好,植被护不住,每当一遇到大洪水、暴雨,山上的泥石流哗就下去了,你的河道是白治的”,围场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办公室副主任申军说,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子项目,造林绿化工程计划总投资1.292亿元,对哈里哈乡至棋盘山镇山体实施全域造林绿化7.29万亩。目前,该项目一期整地已全部完成,已栽植苗木3.66万亩,完成栽植任务91.4%。

  项目建成后有效地减少了河道含沙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提高防洪标准,河岸滩地可以得到绿化,产生景观效果。“初步是生态效益,接下来就是经济效益,我们现在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用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申军笑着说。

  “河北省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治理理念,积极构建工作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河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李毅介绍说。

  河北省坚持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让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目前全省已经完工和在建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达70个,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中央和河北省各级财政、社会资本共投入资金90多个亿。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如同画笔一般,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格局……

关键词:生态,山水林田湖,成效责任编辑:闫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