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近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强力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窗口不准说No,专员接待找茬,围绕企业制定服务套餐……今后来此办事,不会再遭遇“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
严格说来,所有以服务民众为宗旨的政务窗口,都应该是这个模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政务窗口,留给群众的印象并不是很好,群众对此也有不少怨言。即使在各级转作风、优服务的高压背景下,窗口乱象,仍时有曝光。
几天前,贵州一位异地就医患者跑6趟都未能报销医疗费,如果不是被国务院督查组发现并要求立即整改,那位患者不知道还要跑多少趟。“跑断腿”、“磨破嘴”,事情还是办不成,群众叫苦不迭。南昌交警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吹空调,办事群众蒸桑拿的事情,也广受舆论诟病。
类似的窗口乱象,可谓此起彼伏,从未消停过。究其原因,确有信息壁垒一时难以完全打通等客观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缘于部分政务窗口长期以管理者身份自居,说话办事,居高临下。
这样一来,政务窗口就只有“我说你听”的管理,难有热情高效的服务。所谓“服务”,就成了群众单向输出的“服从”;窗口主动办,也就变成了群众求着办。“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成为常态。
政务服务,态度决定温度。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设立“找茬窗口”,是政务窗口回归服务本义。“找茬窗口”虽与过去的“投诉窗口”看似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比之投诉,“专员等找茬”,是政务窗口放低姿态;是以群众意见倒逼工作精益求精的行为自觉。这对于纾解群众的“痛点”、“堵点”,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加深党和政府与民众的感情,是至关重要的。
有这个态度,“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成了天经地义;“自己吹空调,群众蒸桑拿”,就会羞愧难当;就不会有那么多“丁义珍”式窗口,且难以根绝。
窗口单位,以这样的姿态对待前来办事的群众,不用多说,会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群众心目中的政务窗口,就是要通过这些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去“擦亮”。
“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它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务窗口,回归服务本义,并不断在被“找茬”中,强化宗旨意识,实现服务提质增效和自我完善。
我们坚信,被寄予厚望的“一网通办”,必将覆盖企业和群众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并让民众在“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办事体验中,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常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