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栏目第54次推送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生命,是一场不留余地的绽放。
这一路来去的人很多,却只有自己始终不变地陪伴,你感恩过很多人,但别忘了,自己也是最值得珍惜的那个人。
感恩自己,在迷茫困惑的时候,寻找到了方向;
感恩自己,在失望绝望的时候,重新燃起了希望;
感恩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放弃。
她是吴菲,“00后”。
“00后”吴菲
2018年,她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跨越。
艺术联考时,她曾晚上偷偷地从宿舍跑回教室,只为多练习几种画法;高考季,她赶着备考、忙着刷题,每天都在不断地努力向前,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步入大学,她离开家乡,独自面对新的生活。
从未成年成长为成年人,她懂得了担当,学会了独立。
她说,只要怀揣梦想的树种,就一定能够等到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她感恩成长的自己。
他是杨率,“90后”。
“90后”杨率(右一)
2018年,他考取了外派汉语教师资格证,这一年,也是他在赞比亚推广汉语教学的第三年。
他所在的学校,学生没有现成的课本,需要将老师的板书记在自己的本上再去学习。
身处异国他乡,他想让汉语成为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桥梁。
他相信,作为公派教师的他们,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得更好,让中国文化传播得更远。
他感恩坚定的自己。
他是付宏伟,“80后”。
“80后”付宏伟
2018年,他依旧投身于公益事业,继续积极践行和弘扬孝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火海救人时,他本能地只有一个想法:“不行,我得赶紧想法救他去。”
推广孝心饺子宴时,他只想让孤寡老人能体会到和睦、和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他说,公益不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还是文明细节的小事。只有爱与善良的觉醒,才能将公益化为生活,融为行动。
他感恩有爱的自己。
她是刘江红,“70后”。
“70后”刘江红
2018年,她从事环卫工作已有7年。
环卫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无论刮风下雨,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他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背痛、手脚酸软。
每当她看到城市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中变得干净整洁,她便觉得,苦一点,累一点,也没什么。
她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她绝对不会做逃兵,一定会把环卫工作继续下去,并且做好它、享受它。
她感恩勤奋的自己。
她是章鑫,“60后”。
“60后”章鑫
2018年,内退后的她依旧忙碌在工作中。
她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挤进大学的“象牙塔”;毕业后,从机关到基层,她总是竭尽全力,努力工作,不断取得好成绩,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内退后的她,不甘就此“颐养天年”,做起了保险宣传工作。她用自己的付出,让没有保障的人群拥有了一把“备用伞”,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妥善处理,把风险转移出去。
她感恩不停歇的自己。
她是李月英,“50后”。
“50后”李月英(左二)
2018年,是她退休后的第4年。
她曾是辛勤的园丁,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她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彼岸。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她教给学生的真理,也是自己的人生体会。退休后的她,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唱歌跳舞、摄影、太极。
她说,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她感恩乐观的自己。
他是冀保其,“40后”。
“40后”冀保其
2018年,是其父亲走后,他照顾母亲的第15个年头。
如今老母亲90岁,已经卧床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为母亲擦脸梳头,照顾饮食起居。
老伴儿身体不太好,孩子们也都忙着工作,做饭、接送孙子外孙女上下学的任务,他主动“承包”了。
他说,90岁的老娘,70岁的儿子,这是一种幸福。人活着,自己能多做一点,就证明他还有用。
他感恩忙碌的自己。
他们是李存科、高富先,“30后”。
“30后”高富先、李存科
2018年,他们度过了首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他们生活在良田与白云间,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自己辛勤劳作的汗水,滋润出最美的果实,带给人们最充实最饱满的喜悦之情。
当秋风吹过田野的时候,他们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挂着最灿烂的笑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希望人们树立起爱惜粮食、反对铺张浪费的意识。
他们感恩劳作的自己。
这一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自己。
感恩自己,在孤独的岁月中依然坚持;
感恩自己,带着微笑接住了每一个挑战;
感恩自己,跟着时间又长大一岁;
感恩自己,对自己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