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4日,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部分学生爆料,英语考试分数出现“倒加分”的情况,这让很多学生及家长“一头懵”,认为此次学考成绩与自己平时的成绩相差较大,甚至有些成绩略差的学生反而出现高分情况。一时间,围绕“浙江高考不公平”“英语考试有猫腻”的话题在网络平台“炸锅”。
在人们的质疑声中,11月27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报称,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网站截图
浙江省是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考生每年可以考两次英语,以最佳成绩计入总分,对考生而言无疑重大利好。不过,前提是不同考试的难度相对一致。相信,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此次“部分试题难度较大”,实行加权赋分的依据也在于此。
但显然网友们并不买账,甚至引起公众反弹。不少人认为事关考生前途命运的高考,评分规则临时说改就改,岂能如此不严肃?
更严重的是,单纯为了调整几次考试的难度水平而临时调整评分规则,看似公平,却有可能人为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因为加权赋分的“神操作”,一些学生的分数劣势得到了弥补,但也让一些学生丧失了原本的竞争优势。毕竟高考从本质上来说,是选拔性考试。
实际上,对于“赋分”,浙江考生并不陌生。浙江实行新高考模式后,部分科目确实会采用等级赋分制度,不过,这里面不包含语数外三门,英语当然不在其中。换句话说,原则上来讲,英语考试成绩应该是实考实录的。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因为“太难”需要临时调整评分规则,进行加权赋分,也应该提前向考生说明,充分保障考生的知情权。最起码应该在考试成绩公布之前。而不是成绩出来受到质疑后,才向考生说“我们没有按套路出牌”。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有理由怀疑相关部门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不得已才“编出”了这么一套所谓加权赋分的说辞。
网友评论截图
再回到“加权赋分”本身,公众也是疑惑颇多。
比如,加权赋分的规则、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加权赋分规则有没有现实依据、标准又是什么?是否可以公开赋分前的原始分?以及,加权赋分如何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
相信,对于这些疑惑公众需要官方做出更明确、更细致的说明与回应。
按理说,如果真的是纯粹且科学合理的“加权赋分”,主观题扣分多少与最终得分高低应该是呈正相关性的。可事实上,最后呈现的“高低”成绩却恰恰相反,不得不说很诡异。如果经过研究论证的“加权赋分”是可信的,考生与网友反映的情况也是现实存在的,那么进行“加权赋分”合理性与必要性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对于浙江高考英语倒加分事件,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厘清公众疑惑,给考生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毕竟对很多学子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同时,这更是树立高考公信力的需要。
近年来,浙江走在推行新高考改革的前列,给其他地方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经验。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但无论怎样,让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各有所属,是应坚守的底线,这也是考试制度本质所在。(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