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守护燕赵河湖⑤】峰峰矿区:绿色身姿走出“双赢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林红 
2019-11-20 15:55:53
分享:

响堂水镇南岸的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王林红 摄

  长城网讯(记者 王林红)“过去这儿是采煤沉陷区,路过时都绕着走。自从变成湿地公园,附近的村民们一有空闲,就来湖边看鸟、健身。”11月15日,正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老道泉湿地公园遛弯的郑大爷告诉记者。

  作为滏阳河发源地,峰峰矿区境内水资源丰富,但也曾因采煤等因素使得群山满目疮痍,水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硬伤”。

  近年来,峰峰矿区积极探索“治伤”良策,将推进“河长制”的落实作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按照“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方针,高标准打造南响堂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绿化景观,推动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

峰峰矿区大力推进万亩生态修复工程。图为生态修复前后对比图。 王林红 摄

  矿山变青山 转型升级激发新动力

 “原来带着孩子出来玩,需要跑很远的地方。现在好啦!公园就在家门口,随时可以出来逛。”前来峰峰矿区滏阳河湿地公园游玩的附近村民张丽说,峰峰的变化让她不敢相信。

  煤城,曾是峰峰矿区最响亮的名片。但对资源的过度攫取,也让这座“黑金”之城一度尘灰遮面,疮痍遍山。

  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017年,峰峰矿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面对矿区实际和省市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历史机遇,制定和实施了“1231”战略,将探寻转型发展之路的目光转向境内滏河源、黑龙洞等山水地质资源和磁州窑、响堂石窟、抗日地道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面对战略目标,我们以河长制为抓手,聚焦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采取财政补贴、各乡镇自筹与企业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在去产能过程中把资金投入到修复采煤沉陷区治理和荒山造林中来。”峰峰矿区河长办主任左立新介绍说。

  峰峰矿区打造了响堂水镇、滏河源景区、龙洞珠泉、清泉公园等一系列水利生态工程,又相继开展了“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工程”,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打造生态湿地公园13处,累计修复湿地面积1.63万亩,总投资1.32亿元,形成了“一镇一湿地”“一镇一游园”的生态景象。

  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全区生态修复能力,改善了城乡宜居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全区40个村庄、20余万群众提供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场地。

为了改善水质,峰峰矿区各大湿地公园种植了很多植被。 王林红 摄

  臭水变清水 水生态修复焕发新活力

  “滏阳河的源头就在这里。为此,我们站在事关未来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滏阳河湿地生态廊道的开发,全面推行‘河长制’。”左立新介绍说。

  今年以来,他们在全区2条河流、2条灌溉渠、5座小水库设立了区级河长,各乡镇(街道)级设立乡镇级河长,村级设立村级巡视员,切实确立了区、乡镇(街道)、村三级河长体系。同时,编制完成了区、乡两级河湖名录、河长考核制度及“一河一策”方案等,逐级推动各级河长开展工作,实现了河长制网格化全覆盖。

  孔书峰是峰峰矿区滏阳河和村镇东河村段的河长。每周,他都会沿着这些河段巡查两次,发现私接水管、偷排污水等现象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追踪落实。

  随着一次次巡河,一次次发现和解决各种突发情况,河道变得越来越干净。他说:“以前是等待问题出现,现在是主动发现问题。”

  “河道看着干净了,可如何进一步改善水质呢?”记者问。

  左立新笑着解释说,他们修建的生态湿地公园水系都是相通的,而且,湿地公园里的植被是净化水质最天然的东西。水中的芦苇、水草,可以为水中的微生物带来更多的溶解氧,水生物多了,水质也就变好啦!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矿区按照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生态修复区,促进生态景观与人文建设良性互动。同时,对跃峰渠、滏北渠等水系实施生态再造,滏阳河清淤16万立方米,封堵城市排污口32个,8座橡胶坝积蓄100万平方米观光水面,让市民亲水近水共享水。

  如今,河水清了,峰峰的活力也得到了全面恢复。

生态环境改善,周边的各大湿地公园、景区成为大家游玩的好去处。

  矿区变景区 绿色发展带来金招牌

  “荒山荒地变绿了,很多人成了农业生态园的员工,借旅游的光,走上了致富路。”说起近年的变化,峰峰矿区义井镇西王看村村民柴大爷高兴地说。

  近年来,峰峰矿区通过打造“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变特色产业资源为旅游资本,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7年,我们依托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响堂山石窟等优势资源,对其进行整体开发,并延伸辐射周边景点连线成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进景区,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产品业态,走上了文旅农商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左立新介绍说。

  经过科学规划建设,峰峰矿区依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荣获了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等称号。

  如今,峰峰矿区累计建设了29项旅游项目,打造了33个美丽乡村,建成了8家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了一条60公里长的旅游观光环线,形成了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区直接从事旅游人数两万人,带动就业6万人。

  左立新表示,这是全区强力推进“一镇一湿地”“一镇一游园”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结果。下一步,将积极谋划牤牛河综合治理、西大沟引水和九山沟引水等项目,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园区,推动生态修复、放大旅游属性,加速经济向绿色转型。

关键词:河长制 生态修复 全域旅游责任编辑:王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