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郑梦婷)花雪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11月22日22时59分,我们将迎来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小雪节气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从秋天的“露”,变成“霜”,再至小雪节气“雪”,降水相态的变化显示着气温走低的态势,但是因为此时大地尚未过于寒冷,所以雪下得次数少,雪量也还不大,因此称之为小雪。所以,小雪还代表着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临近小雪节气,河北省北部部分地区的天气,很应景。
今天白天,张家口、承德西部、保定西北部多云转阴有小雨或零星小雨,坝上地区有雨夹雪,其他地区多云。今天夜间到23日,保定、沧州及以北地区阴有小雨或零星小雨,其中张家口、承德北部、保定西北部有雨夹雪或小雪,其他地区多云间阴。
小雪前后,也是各地降温很明显的一个时期。来看我们河北省,小雪期间的气温统计数据。
眼下也不例外,当前的气温形势只能坚持到23号,之后气温将明显下行。怕冷星人可以开始启动一级保暖模式啦!
那么,有小伙伴就问了,在没有秋裤加身的冬天,古人是穿什么御寒保暖呢?
棉袍外衣的演变
人类最早用来保暖的“冬装”,是兽皮。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用兽皮制成简单的衣物遮盖身体,御寒保暖,这也奠定了动物皮毛在人类保暖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到了春秋时期,“裘皮”取代了“兽皮”,成为古人冬季保暖的常见服饰之一。据《周礼》中记载,天子、诸侯对于“裘”的穿法有很多讲究,穿法为“内衣--裘--裼--袭”,当时也已经出现了为天子管理裘衣的礼官。根据贫富阶级的不同,狐、貂、貉等材料多用于贵族,而老百姓则选择羊皮等制成的裘衣来过冬。
我们所熟知的“棉衣”,大约是于明朝时期,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起来。棉袄最早被称作“襦”。襦的长度一般到腰间,因此也被称作“腰襦”。到了唐代,棉袄已经成为冬季专用的棉衣,又被称为“绵袄”。明清时期,棉袄已经深受各阶级,尤其是贵族妇女的喜爱。
与棉袄一样,棉袍也是古代的一种御寒衣物,它是由古代“深衣”的演变而来,上衣与下装连在一起,又被叫做“绵袍”。通常情况下,古人一入冬就要穿上棉袍,一层不够,要穿多层,以达到防寒保暖的效果。
斗篷也是古人用来抵御严寒的披用外衣之一,又被称为“一口钟”、“莲蓬衣”。明清时多是以丝织品制作,内里可衬皮毛,用来保暖的同时,还可以彰显身份地位。
头部保暖的巧思
古人在头部保暖方面也有很多巧思,最常见的就是“抹额”。将长条、内絮丝绵的帛巾扎在额间,在冬季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早在汉代时,抹额就已经出现,起初为男子佩戴。到了元代,抹额开始在贵族妇女间流行起来,这种风尚也一直持续到近代。
著名的“昭君套”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制成的冬帽,到了明代,又被称“卧兔儿”。《红楼梦》中第六回刘姥姥初见王熙凤时,就有着“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的详细描写。明代还有一种比较严实的冬帽叫做“风领”。“风领”的两侧有合围的帽圈,可以像围巾一样戴在脖子上,古人在外出时,通常会和“昭君套”一起搭配使用。
羽绒服的千年历史
动物皮毛除了被用于制作冬帽,也被古代用来制成“动物绒衣”,也就是现代版羽绒服的雏形。
早在汉代时,古人就已经有了用耗牛毛做成衣服絮料的尝试。唐朝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岭南地区人们将鹅的细毛掺以棉花、布帛,用作防寒保暖。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选鹅腹绒毛为衣、被絮,柔软而性寒,尤宜解婴儿之惊痛。”
可见,早在几千年前,羽绒独特的柔软保暖和良好的吸湿散气性能就已经被古人发现,并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直到今天,羽绒服依然属于冬装品类中的主角级存在。
且穿且珍惜,今天你穿羽绒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