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河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郑建卫 
2019-12-17 20:13:16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郑建卫)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粮食播种面积为9703.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739万吨,比2018年增产38万吨,河北又收获一个丰收年。河北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生产更安全、更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让千百万农民实现绿色增产增效的道路。

  强化研发平台建设

  2019年5月末,曲周县王庄村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示范方700亩农田里,麦浪翻滚,一片丰收景象。“这麦子多好!”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院士指着麦苗对记者说,好像当面夸赞自己出色的孩子,语调里充满自豪。“最近几年,这块地一直是邯郸市产量最高、最稳定的农田。一年小麦玉米两熟,年产量达到1300-1400公斤。”指导王庄科技小院的中国农大教授崔振岭说。

  张福锁院士在王庄科技小院示范方介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创新模式。  郑建卫 摄

  崔振岭教授介绍科技小院示范田的情况。 郑建卫 摄

  历史上,这里可不是粮食高产区。40多年前,王庄还是“天苍苍,地茫茫,只出小盐不长粮”的地方,顶好的地块亩产也只能打百十斤粮食。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建立了实验站,一批专家先后在这里工作,研发出的新技术彻底改变了曲周农业生产的面貌,让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河北省以科技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建设高端农业科技研发平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河北省建设了19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团队体系、36个院士工作站、10个农业重点工作实验室、41家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平台,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

  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在今年11月18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上,我省的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土壤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带来的项目是利用活体微藻细胞技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品质。”阿尔格河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丹说。她带来的项目“活体微藻细胞技术在土壤改良上的应用”获得大赛初创组三等奖。  

  阿尔格河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丹(中)领奖。   郑建卫  摄

  今年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一大批河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起了与会客商的关注。沧州银龙塑业有限公司的地下智能节水渗灌系统,已经在河北得到了应用,“我们这个项目解决了农田灌溉目前存在的只能灌溉不能排涝、灌溉设施寿命短等问题。” 该公司负责人说。

  “这是白星花金龟,一种食腐性昆虫,它们吃腐烂的植物秸秆、杂草和禽畜粪便,我们解决了大规模繁殖虫子处理秸秆和菌糠(食用菌生产的废弃物)的难题。”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昆虫创新团队的白星花金龟资源化与产业化技术,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河北省打造了30家农业创新型企业,4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认定107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发展6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动能,形成了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入乡和能人留乡的良性互动局面,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加快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2019年5月末,曲周县前衙村,15亩葡萄长势正旺。这是中国农大前衙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负责管理的果园,采用了覆膜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但大幅度减少了化肥的用量,也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节约了生产成本。

  前衙村科技小院的“院长”、农大研究生王晓奕说:“我们几个人每人拿出2000元钱,承包了农民1.3亩地,向农民学习种植管理,查资料引进先进技术,去年的葡萄丰收了。”

  中国农大研究生王晓奕在前衙村科技小院讲解他们给农民示范的葡萄种植新技术。 郑建卫  摄

  “农大学生们种的葡萄,一亩地比我们村民种的多产1000斤,品质也比我们的好。”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对记者说。

  “你讲科学,太高深的知识我们听不懂,你做出样子来,眼见为实,我们就服你。”曲周县的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一些村民看到学生们的实力,主动把土地交给学生统一管理,2019年,科技小院的示范田由1.3亩扩大到15亩。研究人员带来的新技术也在这个村顺利推广。

  前衙村科技小院充满农家生活气息。  郑建卫 摄

  河北省采取“六个一”推进模式(每个县围绕一个特优产品,拿出一笔专项经费,明确一个产业承接平台,对接一个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研发推广中心,培育一批科技人才),加快推广农业科技成果。遴选打造60个农业创新驿站,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组织709个团队、14706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下沉到县,与产业、项目、贫困村实现全面精准对接服务。

   科技下乡,精准服务,迸发出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 河北 农业责任编辑:郑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