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许多地方的剧院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建’‘管’‘用’相互脱节,重建设、轻管理,建得起、养不起等问题,导致这些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社会效益不明显、群众文化获得感不强。”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补齐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2018年5月,衡水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建成投用,中心集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于一体,结束了该市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历史。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集演出经营、剧目制作、文化普及教育、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平台。崔海霞代表认为,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国际国内文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观众需求的不断演化,都对当代文化设施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由专业化的人才和团队提供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和高技术保障。”
衡水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社会化运营的模式,委托相关机构运营衡水大剧院和衡水市图书馆。社会化运营以来,政府减轻了负担,场馆得到了充分利用,群众享受到了高雅但不高价的文化服务,文化部门积累了管理经验,培养了管理人才,实现了多方共赢。
崔海霞代表建议,对于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适当投入,第三方通过经营获取部分收入,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价格保持在群众可接受范围内,并定期举办公益活动,体现文化设施的公共性、公益性。
此外,文化部门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对第三方的经营内容进行监督,并约定公益活动的举办数量,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