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王棋 通讯员 张俊豹)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备受全国瞩目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现场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凌冽寒风中,建设者们轮班作业24小时施工,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在这些人中,有这样一群斗志昂扬的“逆行者”——黄庄战“疫”中的“80后”“90后”。
王昭指导安装人员正确施工。
1月18日,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正在奋战当中,打混凝土、平整混凝土、安装底板和顶板,安装门板……
在一间集成房前,84年的王昭靠在一根立柱上睡着了,他的鞋上身上都是土,就连脸上都是泥点子,尽管周围都是轰鸣的机器声,但他太累了,已经连续干了两天两夜。
当运来装配件的车辆抵达现场时,王昭揉揉双眼,拍拍身上的尘土,又快速的投入到卸车的行列。
“这个集成房的安装就像搭积木,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按照规范要求来就行。”他一边跟我们解释着一边拿出他的杯子喝了口水,“嘶,太凉了”王昭咧了一下嘴,说着他又笑了:“天冷的水都冻了,现在大家都不谈条件,就是一门心思地干活,希望尽快将这个隔离场所建起来,为石家庄取得抗疫的胜利”。
王昭和他的同伴们白天黑夜连轴转:“我们这80多个人24小时连续施工,没有一个人说累!我们是在和病毒赛跑!为了能早日战胜病毒,我们拼了!”
荆树宝测量拼装板房位置。
97年的荆树宝承德人,听说黄庄在建隔离场所,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争着要来:“这场战斗没有硝烟,敌人却就在身边,这场战役没有后方,我们每个人都在前线,这场战争没有平民,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在石家庄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想尽我最大努力为石家庄抗疫战疫贡献一份力量。”
当记者问到他具体负责什么工作的时候,荆树宝说:“现在大家都是在抢着干!只要看到哪儿有活,大家就都去干!”
马福龙将隔离板房搬运到吊装位置。
马福龙是一名90后,也是一位技术能手,很多人第一次安装集装房,都要靠他来指导完成。“这里需要这样安装!”来自中铁六局石家庄地铁2号线项目的马福龙一边说,一边将立柱进行固定,旁边的工友都跟着学。
“在石家庄地铁2号线项目,我是负责维修的,但为了早日完隔离房建设,我现在负责集装房的安装。”马福龙说,他以前干过这个。“到了这里,就是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挑战各种不可能!”
到中午12点半左右的吃饭时间,工人们排着队,每个人保持着1米以上的间距等待领取午餐,午餐有米饭馒头和三四样菜,但马福龙只是领了两个馒头在一间集成房前硬啃,让人非常不解,马福龙解释道:“今天的菜我只能啃馒头,我是回族人。现在我们是在和病毒赛跑!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都能克服!”明显马福龙很疲惫,他说他的腿特别疼,都快抬不起来了,但是他的工作需要一整天在工地现场不停的穿梭。
李鹏拍摄施工人员搭建隔离板房。
当建设者们都在吃饭时,一个小伙子手持摄像机在他们身边走来走去,他是中铁六局石家庄铁建公司宣传部的李鹏,一名90年的共产党员。
1月13日深夜11点,一则消息让他困意全无,“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接到紧急通知,火速驰援黄庄集中隔离点建设!”,此时的他已经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即向公司申请加入援建队伍。作为公司宣传部的一员,他的请战书只有短短几句话:我必须走到战疫一线,报道那些面对新冠疫情逆行向前的勇士,危险在前,镜头在前,我亦在前。
他扛着沉重的摄像机穿梭在集中隔离点建设现场。操作机器的手已经冻得通红,但他的脚步却一刻也不停,“我冷,那些建设隔离点的工人们更冷,我记录下施工的点点滴滴,就是要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丝温暖”,正在为安装隔离板房框架的工人们摄像的他头也不回的说到。
黄庄隔离点建设以来,李鹏白天外出拍摄、采访,晚上加班写稿,然后编发制作,在新闻平台推送,常常忙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躺到公司临时安排的小床上。而在邯郸武安家中的妻子和4岁的女儿却被他“弃之不顾”,听到手机里女儿稚嫩的声音叫着“爸爸 爸爸......”他眼里的泪花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集中隔离点建设者们忙碌的背影,“他们也有孩子,他们的孩子也在思念着他们,我要把建设者们英雄的一面展示给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