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父子守护66年的烈士墓终于有了“新家”
长城网沧州8月2日电(董传辉 张海健 刘杰)从青县流河镇东空城村的家里出发,董俊昌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到县烈士陵园。在这里,他们父子两代守护66年的14名烈士,刚刚安了“新家”。“国家实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让英魂有依,我也算了却了一份心愿。”董俊昌说。 1946年7月,晋察冀独立八旅33团某连奉命攻打青县县城外围,董俊昌的父亲、地下党干部董森峰作为向导,引领部队投入战斗。在那场战斗中,30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董森峰和村民们一起安葬了烈士,并开始了漫长地守望,对无人认领的14名无名烈士,父子俩一守就是66年。 “父亲把接力棒传给了我,我传给谁呢?”多年来,给烈士们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是董俊昌最大的心愿。 就在前不久,按照国家有关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的规定,县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负责将烈士墓统一迁到当地新建的烈士陵园内。董俊昌的这桩心事终于了却。 “迁葬那天,我正赶上有事不在家,没有看烈士一眼,感到非常遗憾。”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自行车来到烈士陵园,看望这些他曾守候数十载的亲人。 烈士们静静地安眠在陵园一角,每座墓地前都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无名烈士墓”,四周还有许多安息的烈士。“如今,看到他们不再孤独,我感到很欣慰,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照顾和纪念他们。”董俊昌说。 现在,67岁的董俊昌一有空还会去看望烈士们,这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去看望烈士,都会围着烈士墓转一圈,鞠个躬,和他们唠唠家常。”董俊昌说,以后他仍然要为烈士们寻找亲人,“盼望着有一天烈士的亲属们会来认领遗骨,让英魂早归故里。” 长城网沧州8月1日电(董传辉张海健刘杰)从青县流河镇东空城村的家里出发,董俊昌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来到县烈士陵园。在这里,他们父子两代守护66年的14名烈士,刚刚安了“新家”。“国家实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让英魂有依,我也算了却了一份心愿。”董俊昌说。 1946年7月,晋察冀独立八旅33团某连奉命攻打青县县城外围,董俊昌的父亲、地下党干部董森峰作为向导,引领部队投入战斗。在那场战斗中,30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董森峰和村民们一起安葬了烈士,并开始了漫长地守望,对无人认领的14名无名烈士,父子俩一守就是66年。 “父亲把接力棒传给了我,我传给谁呢?”多年来,给烈士们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是董俊昌最大的心愿。 就在前不久,按照国家有关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的规定,县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负责将烈士墓统一迁到当地新建的烈士陵园内。董俊昌的这桩心事终于了却。 “迁葬那天,我正赶上有事不在家,没有看烈士一眼,感到非常遗憾。”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自行车来到烈士陵园,看望这些他曾守候数十载的亲人。 烈士们静静地安眠在陵园一角,每座墓地前都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无名烈士墓”,四周还有许多安息的烈士。“如今,看到他们不再孤独,我感到很欣慰,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照顾和纪念他们。”董俊昌说。 现在,67岁的董俊昌一有空还会去看望烈士们,这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去看望烈士,都会围着烈士墓转一圈,鞠个躬,和他们唠唠家常。”董俊昌说,以后他仍然要为烈士们寻找亲人,“盼望着有一天烈士的亲属们会来认领遗骨,让英魂早归故里。” |
关键词:青县,烈士墓,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