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追梦人]郝丽娟:20年,一路成长一路爱
《65载赶考路·65位追梦人》大型报道(35) 郝丽娟:20年,一路成长一路爱 郝丽娟在与休委会主任杨宝英同志谈心交流。高燕 摄 长城网邢台10月10日电(记者 孙阳)蓝天映衬下的青松绿柳更加光鲜,阳光照耀下的红花黄蕊格外灿烂,这是省级园林单位——河北省民政总医院现如今的美景,像花园一样的环境里,门诊楼、急诊楼、住院大楼、综合楼规范而矗,几排两层小洋楼前后座落,窗明几净。住在这里的特、一等伤残军人衣着比那青松绿柳更光鲜,脸上的笑容比那花朵更灿烂,这如梦般的和谐美好在医院疗养病区党支部书记郝丽娟看来,是那么得让人欣慰和欣喜。回顾20年来的心路历程,她感慨万千! 一个女大学生干起了苦脏累的“保姆”活儿 1994年,作为医院引进的第一批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郝丽娟怀揣梦想,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身着整洁白衣穿梭在宽敞明亮的病房,用学到的护理知识为病人服务。可这憧景在她来院报到第一天就被打击成了泡影,眼前的一切让她的心一下子凉了。破旧简陋的瓦房,三三两两的伤残军人有的双目失明,有的肢体残缺,有的躺卧在简易的手摇病理车上,几个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有的扫地,有的费力推着沉重的水车……走进昏暗的“病房”,护士们干的居然是给伤残军人洗手洗脸,剪指甲,喂水喂饭,处理大小便的活儿,内心的沮丧让郝丽娟对人生的选择产生了怀疑:“难道学了三年高护,就是来这儿干保姆的活儿吗?” 病区的护士长看透了郝丽娟的心思,没有直言相劝,而是讲起了这些伤残军人的故事。他们中,有在朝鲜战场上用机枪打掉敌人飞机的大功臣,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都立过战功的战斗英雄;有为了保护军备物资被电击烧伤高位截肢只剩右手且三个手指强直的战士……残缺了身体的他们顽强生活,并未颓废精神,而是学习无线电维修、苦练书法、与红十字会签订了捐献眼角膜协议,每一个人都没因残疾放弃向社会的奉献。这给刚参加工作的郝丽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触动,从那刻起,她下定决心,要好好为这些伤残的国家功臣们服务,再苦再脏再累,也无怨无悔! 住院的100多名伤残军人大部分高位截瘫、长年卧床。二十年来,郝丽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病房检查巡视,逐一查看床垫是否干燥平整、尿袋是否滴漏、身体受压部位是否红肿、破皮。每隔2小时为重卧病员翻一次身,是一项铁的纪律,也是确保重卧病员几十年无一褥疮发生的关键。每次翻身、调整体位,郝丽娟都会累得满头大汗,长此以往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她却默默的坚持着。 为减轻残残军人长年输液扎针痛苦,她苦练技能,在自己的手上、脚上反复练习,最终掌握了小血管穿刺技巧,再难找的血管也能“一针见血”;为保证特等伤残军人袁金渭的饮食营养,她将饭菜搅成糊糊,凭着经验观察老人的喉节和口腔变化,一勺一勺地喂水喂饭,一顿饭喂下来就需要个把小时,把这位长期卧床的八旬老人照顾的红光满面;为尽快消解重卧伤残军人因胃肠蠕动慢,大便干燥形成石头般坚硬的黑硬结,造成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排便痛苦,她强忍着刺鼻难闻的气味,一边轻揉着伤残军人的腹部,一边直接下手去抠;为抢救危重伤残军人,她硬着心肠把高烧39度的5岁女儿独自丢在家中,在大雪的深夜赶到工作岗位,就像老人的儿女一样为老人尽孝,整理好遗容,让老人体面而安祥地长眠;为照顾伤残军人思乡情绪,她年年陪伴伤残军人过佳节,连续20年,她都没有回家陪伴父母过个团圆年…… 郝丽娟的典型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各级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她个人也先后获得“河北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河北省爱国拥军十大优秀人物”、“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护士、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但最响亮的称号莫过于住院伤残军人给她的:“郝丽娟是我们伤残军人的好闺女!” |
关键词:赶考路,追梦人,郝丽娟,国庆,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