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抗战老兵王英哲:烽火岁月中的“红色宣传员”
定州抗战老兵“红色宣传员”王英哲。 长城网定州8月12日电(燕锐 赵梦怡 张玉凤)在高蓬镇马村,至今流传着一位抗日“红色宣传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王英哲。在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来到高蓬镇马村,探访了这位已经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听他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日前,记者一行从市区出发,驱车沿乡道行驶20多分钟,行至马村村口,从村子中心沿一条小巷步行2分钟,就到了王英哲的家。 在家门口的大树下,记者见到了王英哲。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但看上去老人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王英哲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脸上已布满皱纹,面色却十分红润。看到有人来,王英哲拄着拐杖站起来说:“可来喽,快进屋歇歇,喝口水。”说着话,老人的儿媳妇武志芬也从院子里迎了出来,她笑着说:“老爷子知道有人来看他,高兴地不得了,一吃完早饭就坐在家门的树下边乘凉,边等着你们,就怕你们找不到家门口。” 走进王英哲的卧室,里面摆放着一张书桌、一张床。老人的木床虽然有些陈旧,但床单被褥十分干净。书桌前的墙壁上,挂着几十张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浮动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 “在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人在十几岁就参军,打日本鬼子去了。”王英哲指着照片说:“当年,我们只想着拼了命也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虽然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头脑却非常清晰,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时刻都没有忘记当年抗日的情景,仿佛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1941年5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正好18岁。第二年,我就加入了当地的武工队。”王英哲说,他是武工队的宣传委员。 “我们那时一共有5个人,我们的工作除了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革命对象外,还组织村民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王英哲告诉记者,抗战时期日军占领了村子后,开始建炮楼、修路、挖壕沟,还通过伪政府向村民强征粮食。“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我们都快吃不上饭了,哪儿还有多余的粮食给伪政府啊。为了防止敌人来家里抢粮食,我们就组织大家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让敌人没有水喝、没有粮食吃。” 由于广大抗日群众坚决执行党的“坚壁清野”战略,使敌人的战斗力受到极大影响,从而为我军打击和消灭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保存了根据地的物力财力,从而用以支援抗战。 “在那个特殊时期,虽然没有见过什么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是日本鬼子残忍侵略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都历历在目。”王英哲回忆说,那是1941年刚刚过完年不久,敌人来围村,烧杀抢掳,无恶不作,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村民们只能四处躲藏。 当时,王英哲被敌人追至一堵墙时,由于个子矮不能翻过去,他只得换个方向,在村里和敌人迂回。“那时天刚刚转暖,雪还没有化完,地上又滑又湿,穿着鞋根本跑不快,我甩掉鞋子,光着脚跑远了。”等摆脱了敌人的追赶后,他的两只脚已经冻得没有知觉了。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至今心有余悸。 还有一次,王英哲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2年10月底,王英哲从武工队回家看望老人,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听见前方传来一阵枪声。于是,他机警地趴在地下,等枪声停了,才赶紧跑回家。回家之后,老母亲给他洗衣服时,才发现他的袍子上有一个“枪眼”,这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当时怕老母亲担心,我骗她说是抽烟烫的。其实,我从来不抽烟……”王英哲说,那也是他唯一一次对母亲撒谎。 交谈中,王英哲老人思维活跃,讲到高兴的时候,便挥动双手,露出舒心的笑容。他对记者说:“我老了,行动也没有以前利索。好在我还能走,眼睛也还行,每天能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生活挺好。” 在一旁的武志芬告诉我们,10年前老人曾出过一场车祸,醒来后,身体便大不如前了。“现在,他特别喜欢看电视,尤其是战争片,每当看到有战士牺牲的场景时,他就会流泪。念叨最多的就是‘牺牲那么多人,太可惜了……’” 采访结束时,王英哲拿出了自己整理的一些“宝贝”。那些干净整洁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人生感悟,这些都被老人小心翼翼地按日期编排后保存着。他说:“与那些为国牺牲的同志相比,我能看到今天的美好世界,就是一种幸福。”高蓬镇马村抗战老兵王英哲。 |
关键词:定州,抗战,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