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③:深州意行拳
资料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绵延和凝结。 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今日之衡水,即古冀州之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衡水独具特色的人文胜地。其中武强木板年画、衡水内画、深州形意拳、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6个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三内画公司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非遗保护示范基地。此外比较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侯店毛笔和宫廷金鱼等。今天,小编就带您深入了解一下深州形意拳。 深州形意拳的起源 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优秀拳种之一,由心意六合拳演变而来,为深州李老能所创,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清代直隶深州窦王庄村人“神拳”李飞羽(约1809一1890,字洛能,亦称能然老农),少习长拳,37岁经商于山西,学得心意拳,十年艺城,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取其心行意之义”的形意拳,广传河北、山西等地。其弟子的拳法风格分为河北派和山西派(日本人松田隆智分为河北、山西、河南三派,其中河南派是心意拳),河北派以李老能之子李太和与老能之徒郭云深和刘奇兰所传的拳法为代表,因为三人都是清代深州人,所以,所谓河北派形意即是深州形意拳。 深州形意拳主要流传于衡水深州市的王家井镇、深州镇、穆村乡和兵曹乡一带民间。后此拳传到东北三省、京津、山西、江南和日本,一时使形意拳跻身中国四大传统名拳之列。由于当时北方保镖护院的武师多是深州形意拳传人,深州被尊为“武术第一乡”。近年来,许多老拳师的相继去世,使深州形意拳逐渐衰落,后继乏人。至今,深州仍是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经常有人来访拳。深州每年都举办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 深州形意拳的价值 形意拳是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和医学、导引术及技击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此拳按天地万物化生之理而编,内通脏腑经络、奇经八脉。深州形意拳以三体势为基本桩步,以五行拳为基本训练,以十二形拳为应用,有进退连环、安身炮、杂式捶等套路,还有内功、散手等功法、技法,理论、技法完备,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器械有刀、枪、剑、棍等。深州形意拳融健身、技法、养生为一体,通过锻炼可以强健体魄、防身御敌,还可以用作体育医疗,对多种慢性疾患有明显疗效。 深州形意拳是建立在道家学说基础上的一种拳法,独具特色。动作刚柔相兼,明快有力;严密紧凑,整体发力,快速严谨,不同于长拳的放长击远,大开大合;沉实稳健,以三体势为特有桩步,上体宽舒、下肢沉实,动作不漂浮,不僵硬,庄重安逸;协调整齐,动作全身贯串,劲力协调;简捷实用,技术无花法,重实用,有较高的技击价值。 深州形意拳的传播 作为形意拳的发祥地,深州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神拳”李洛能,“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圣手秀士”刘奇兰,“北侠”、“单刀李”李存义,意拳宗师王芗斋等一批光耀武林的英雄人物。为了发扬光大形意文化,1995年、1997年深州市举办了两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吸引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爱好者前来以武会友、切磋技艺。 2008年6月,形意拳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在深州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深州市武术协会、深州形意拳协会于开始筹建打造深州乃至衡水地域内独一无二的武术文化园区和海内外形意弟子、武术爱好者共同的“圣地”——深州形意拳文化产业园,历时4年,目前一期工程完工。 该园坐落在王家井镇羊窝村,荟萃武术文化展示、交流和文化旅游,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20亩。 同时,深州市还在建成李老能纪念碑的基础上正加快建设李老能故居、形意拳五形、十二形石质塑像。 2012年12月,深州形意拳代表人物张玉林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传承人。 张玉林14岁拜师学艺,勤学苦修数十年,并始终致力于形意拳推广与发展,最终成为深州形意巨擘和国际拳术大师。多年来,张玉林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专家评委等职务。还应邀赴英国、加拿大、俄罗斯、阿塞拜疆、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文化交流,弘扬了形意文化。 (根据新华网、衡水日报、衡水晚报等媒体综合报道) |
关键词: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