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之邯郸:大名府“二五八”名气大
郭八烧饼 创业人郭致忠,大名县西大韩道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郭致忠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由于郭致忠虚心好学,经常外出拜师学艺,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提高火烧质量,好多达官贵人和游人品尝后都称之为“府城小吃一绝”。他因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 郭致忠的三个儿子郭瑞、郭廉、郭俊继承父业继续经营火烧铺。郭瑞字兆祥;郭廉字华品;郭俊字美斋。1947年兄弟三人,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将店铺改称为“祥华斋火烧铺”。虽经改名,但由于长期习惯叫法的原因,郭八火烧的美称仍在群众中广泛传颂。 “郭八火烧”佐料齐全,制作精细。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 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源产地为大名县沙疙瘩乡儒家寨村,始创于明永乐年间。创始人李某自山西迁民儒家寨村时,携带一盘石磨,以制作香油为业。因李氏小磨香油质地优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而远近闻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喜食李氏香油。明朝天启年间,刑部尚书李养正将小磨香油进贡给天启皇帝,天启帝品尝后赞不决口,首辅黄立极(大名县营镇黄庄村人)以家乡物产受到皇帝赞赏,曾赋诗一首,称赞李氏小磨香油,此诗后不幸遗失。 李氏小磨香油传至乾隆年间时,始终无字号招牌,俗以李家香油称之。传人李琏熟读经史,因五鹿是战国时期齐桓公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略中原而建的一处著名城池,因此将李氏小磨香油以“五鹿香”为字号,沿袭至今。 儒家寨张家小磨香油的出名,带动了当地的小磨香油加工业发展,传说明朝时期在现泰山行宫庙前的堡子城南门外,曾建有八大家小磨香油坊,分别为张家、李家、甄家、陈家、田家、刘家、申家、赵家,此盛况一直延续到清代。 魏县申家榆面饸饹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历经1400余年而不衰,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申家榆面饸饹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配一些榆皮面,以一定的比列配制并加水和好后,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饸饹卤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而成,耐储存。申家榆面饸饹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被梨乡人称为“洘汤饸饹”,其意为“面起汤随,面落卤现”。从明朝开始至今代代传承,发展延续。 明洪武三十年,燕王扫北,连年战乱,颗粒无收。当时,魏县环境特别适合榆树生长,人们为了充饥,把榆树皮晒干磨成面配草面蒸熟吃。魏县南关申家第十一代人申彤把榆皮面配以小米面、豆面、荞麦面等杂粮面按一定比例,用自己发明的饸饹床子轧制榆面饸饹,供人们食用。到清朝末,申家十二代人申玉亭开办了申家榆面饸饹馆,申家饸饹名气大增,魏县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赶集吃饸饹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不允许个人搞经营,申家饸饹的发展受到打击。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放活,申家饸饹又焕发出新生机。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不愿起早贪黑轧饸饹,申家饸饹由原来经营的几十家变为几家,再过几年,就可能到失传的地步。(据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网易、凤凰河北、邯郸日报等信息综合)
|
关键词:非遗,美食,邯郸,大名,二毛烧鸡,二五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