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看河北]唐山开平:转型“出彩”滤“尘埃”
唐山市开平区区委书记和春军接受记者采访。长城网 邢丁 摄 长城网唐山1月27日讯(记者 房淑婧 张光明 贺宏伟 邢丁 李艳)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摇篮,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开平正是唐山的诞生地。依托钢铁、建材、陶瓷、煤炭等传统产业发展了若干年后的开平,实际上就是唐山市工业产业结构的缩影。今天,开平也和这座城市一样,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 “我们的产业结构比较偏重,传统产业升级的压力很大,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也很重。”1月19日,长城网“记者沉下去、深化走转改”采访活动记者来到开平时,区委书记和春军坦言,目前,开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阵痛期,但经过这几年强有力的措施,很多企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驱车穿行在开平经济开发区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宽畅整洁道路,新颖别致的厂房,充满朝气的工人,天高云淡的环境……在德厚集团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正在加工制造一体化电液泵。董事长许树林告诉记者,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无外泄漏、低噪音、节省材料、节能降耗等优点。 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二期工程已经启动。长城网 贺宏伟 摄 “我们从1998年开始干汽车模具,2008年主动转型增加高铁业务,如果不转型,今天这个企业可能不存在了。”许树林说,2012年时,德厚再次主动转型,与北京航空大学合作研发了电液泵项目,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了纯铝新能源汽车。“我们这次转型升级,是要做自己的品牌,做自己能把控的产品”。 目前,开平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以唐钢为龙头的高强汽车板、创元方大电气、银水车轮、银水焊丝等项目组成的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的唐钢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唐钢高强汽车板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同时,唐钢产业园、矿山物联网产业园、住友工业园等一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扎堆落户。 河钢唐钢生产的高强汽车板。长城网 贺宏伟 摄 深冬即是早春处,凌雪而谋志长远。“一度,我们的经济指标呈现大面积下滑,职工的就业,整个对于周边社会发展的拉动,也受到了影响。但回过头看,我们的主动性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和春军指出,产业转型要首先思想转型,不能局限于原来的企业,延续原来的方法,应该彻底打破原来旧坛坛罐罐。 淡出钢煤产业,转向绿色产业。据了解,开平区有许多本土企业家在实施二次创业的过程中,选择了现代农业,他们打破资源型城市发展脉络,利用废弃地以及采煤沉降区兴建“都市农庄”,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源野晓居项目就是先行者之一。 源野晓居项目仅草莓采摘一项就能带来100万元的收入。长城网 邢丁 摄 住进农园,体验传统文化;骑上骏马,乐享自由自在;深入大棚,品尝四季果蔬;牵手相伴,举办草坪婚礼;……集徽派建筑艺术、燕赵古文化脉络、乡村民俗风情、农林业生态休闲、花木集约发展等于一身的源野晓居,基本能够满足各类人群一站式休闲。记者畅游其中,真切感受到田园的健康生活所在。 “我们以前主要从事钢铁等行业,随着钢铁效益下滑,从2012年开始转型,利用开平的区位优势,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源野晓居项目负责人鞠志永说,打造目前这500亩土地,他们用了三年左右时间,发展到现在仅草莓采摘一项就能带来100万元的收入,还能解决周边至少300多名农民的就业。 开平区轩农家庭农场负责人尚贺金曾经也是一个“铁老板”,从事钢铁辅料行业,“钢铁寒潮”面前,“过去大家都走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他从2014年选择转型,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与繁育,水果萝卜等蔬菜种植。“中药行业迎合绿色消费热潮,我们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 开平区轩农家庭农场负责人尚贺金拥有标准化种植基地700亩。长城网 邢丁 摄 虽然转型的路不那么好走,但在尚贺金看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目前,农场总投资300万元,拥有标准化种植基地700亩,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万元以上,并为周边近70名农村富余劳力提供了致富的新路。”他没有满足现状,正推进农场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填补唐山市中药种植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空白。 “应该说,从这几年培育新兴产业,我们也尝到了甜头。”据和春军介绍,2015年,开平整个经济指标实现了正增长,而且是5%以上的增长。“十三五“时期,将引导企业家真正跨产业、跨领域、跨行业发展,实现真正的转型,最后达到升级。“建设一个低密度的,容积率低的,布局舒朗的,生态宜居的,有田园风光的,兼具城乡两种优势的这样一个城市”。 两天的开平走访,记者发现这座“京东名镇”,虽因曾经的“创痕”,尚留下些许经年不消的印记,可其在坚持不懈的转型升级之后,滤尽尘埃见清流,正逐步摆脱“傻、大、笨、粗”的形象,一路追逐“又好又快”的潮流节拍,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沿海强市、美丽唐山”的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
关键词:网眼看河北,唐山开平,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