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建设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带
导语:日前,石家庄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石家庄将调整农业区域结构,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实体农民合作社达到4000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1500家以上,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 资料图 石家庄将调整中、东、西农业区域结构 《意见》提出,按照中、东、西农业区域布局,中部“都市农业”板块重点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力争通过1-2年努力,建成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级园区,带动发展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形成环绕中心城区的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带。到2020年,将中部打造成功能设施完善、生产要素聚集、科技装备先进、经营模式创新的样板区域,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东部“第六产业”板块重点发展优势农业集群,积极承接京津农业外迁功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集群式发展。到2017年,围绕粮食、蔬菜、畜禽、果品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领军企业”,打造东部“第六产业”集群。到2020年,东部“第六产业”集群发展,成为环京津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西部“山区开发”板块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实现太行山全域绿化的基础上,复制推广赞皇、平山经验,坚持林果产业片区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齐头并进”,到2017年,每个县(市)、区着力打造1-2个规模万亩以上,投资亿元以上的生态富民园区,构建“山绿、果丰、农民富”的西部生态发展格局,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到2020年,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形成规模,成为京津和周边地区生态休闲旅游聚集地。 到2020年,家庭农场将发展到1500家以上 石家庄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鼓励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权,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参与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同时,开展“创造一个名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活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达到600个以上。 同时,石家庄将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市场+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发展模式。以新型农民合作社和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品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五有”家庭农场为重点,集中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实体农民合作社达到4000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1500家以上,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同时创新农业金融服务,试点“信贷+保险”、“公司+专业组织+农户”等金融服务模式,吸引城市资本进农村,缓解农业融资难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石家庄粮食总产今年稳定在440万吨左右 《意见》提出,全面落实“石家庄市粮食生产核心保护区规划”,今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40万吨左右。 同时,优化区域布局。东部区域以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点,着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玉米产业基地,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承接京津冀主要农产品生产功能。西部区域积极发展小杂粮等特色农业生产,扩大抗旱、高产的“张杂谷”、优质谷子、甘薯等杂粮作物生产,到2020年,西部山区杂粮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建设西部生态农业基地。 资料图 做大做强蔬菜、畜牧、现代果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意见》提出,以蔬菜标准园建设为重点,确保蔬菜供给质量。重点发展名特优、反季节蔬菜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到2020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5%以上,基地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外销量达到60%以上,基地无公害产品率达到100%。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根据区域资源特点,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产业,积极发展肉牛、肉羊、肉禽等新型产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累计达到1100个。 以扩大山地优质果林面积为主,加快推进现代果品产业发展。中部以环省会经济林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于一体的林果示范区;东部以晋州、赵县、藁城等沙地梨果为主体,重点推动果品产业的提档升级,加快梨果精深加工业发展;西部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大枣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元氏石榴、赞皇樱桃、平山寿桃以及井陉、矿区、行唐的苹果等特色果品基地。到2017年,新发展太行山优质薄皮核桃80万亩,建设一批集赏花、品果、采摘等为一体的山区现代林果园区。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主食加工、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支柱产业。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3%,年均增速1.5%。 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达到2.5万人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积极推进质量追溯试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以解决农产品和大宗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过程监管。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系列培训,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队伍。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达到2.5万人。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新型农民合作社和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品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五有”家庭农场为重点,集中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实体农民合作社达到4000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1500家以上,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 新闻多一点 石家庄全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5年,石家庄市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入选的三个省会城市之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 去年,石家庄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小麦亩产460公斤,总产227万吨,亩产超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蔬菜产业实现提挡增效,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左右,单产居河北全省第一;农村改革和产业化经营取得长足进展,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420.9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195.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0.2%。 今年,石家庄将全面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提出在落实粮食核心保护区的基础上,中部区域“稳粮扩菜”,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东部区域确保菜粮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西部区域“压粮扩经扩牧草”,发展生态农业。抓好50个小麦、48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全面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进粮食绿色生产。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占到蔬菜总面积的55%以上 (据燕赵晚报、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经济日报综合) |
关键词:石市,发展方式,都市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