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乍暖还寒 预防心血管疾病 请注意这些!
导语:当下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世界心脏联盟统计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时下我国进入冬春季节交替,专家提醒,乍暖还寒,人体生理机能处于适应期,切勿骤然减衣,需留心心脑血管等疾病发作。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一旦发病,又应如何应对?以下安全小贴士,请您收录! 心血管疾病预防。 资料图
冬春换季为何容易诱发心血管病?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处于动态平衡,有利于血管功能的调节。但血管对冷热温度的变化较敏感;特别是老年人,这种脆弱的血管平衡很容易遭到破坏。 在寒冷环境刺激和温度波动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状态失衡,引发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外,血管收缩还可导致血压增高,诱发脑血管急症。加之气候寒冷,户外运动量减少、热量相对过多摄入,也可诱发血小板集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事件。 血管异常收缩还会使心率增快,引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或痉挛、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促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心肌供血障碍、心肌坏死。 心血管疾病预防。 资料图
心血管疾病早期有哪些表现? 疾病早期或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常会出现疲乏无力、胸部不适、心悸、胸闷、腹痛、烦躁或咽部紧缩感等症状。症状典型的,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心前区堵闷感时有大汗淋漓,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神志恍惚、脉搏细速、休克等情况,若不及时就诊,可危及生命。 气候干燥易变的冬末春初,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好发季节。病毒感染出现的发热和心率增快,可诱发血流动力学异常,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因此预防感冒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 老年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先兆具有不确定性,只要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等异常情况,特别是那些有基础心脏病的老年病人,必须及时就诊设有心内科的专科大医院,以免漏诊,不能掉以轻心。 心血管疾病预防。 资料图
心血管疾病容易在哪些时段高发? 一般来讲,心脏病突发,在凌晨和上午的几率最高。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应该避免早晨进行过度室外活动。同时,尽量使用温水洗漱,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诱发心绞痛。避免心血管死亡高发,应特别注重保暖、适时增减衣物和适度体育锻炼。 此外,科学合理的个体化饮食也非常重要。目前最科学的饮食策略是:总热量控制和均衡饮食。最后特别提醒,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冬春夏秋的动态治疗方案的调整,合理优化治疗方案。同时,定期体检和随访,全面了解身体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真正做到在疾病的上游和早期进行合理有效干预,防患于未然,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 、
心血管疾病预防。 资料图
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如是说 “北方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饮食呈高脂高盐特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付锦介绍,冬春寒冷,两季节气候特点错综出现,人体机能反复适应调整,造成机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加之作息不规律、过量饮酒等,易致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建议,宜合理规划锻炼计划,待日出后再出门活动,注意御寒,以走路等方式为宜,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不可过度贪睡。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少盐少脂,一旦出现胸闷、心慌等不良症状,需及时就医。 (新华网、央视网、北京日报等综合) |
关键词:心血管,预防,换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