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河北大工匠”张海波: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来源:长城网 作者:祖迪 2017-04-27 11:25: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工作中的张海波。刘怡然 摄

张海波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进行研究。刘怡然 摄

  长城网秦皇岛4月27日讯(记者 祖迪)张海波,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杂货分公司散粮站技术副站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燕山大学“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专科学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并取得了学士学位;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大小技改100多项,为公司节约资金1600多万元;2013年5月,“张海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先后进行了10余项攻关立项;由于电子秤许多功能元件老化严重,导致故障频频发生,张海波决定对电子称展开攻关,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最终他将枝杈一并打通,彻底解决了困扰生产多年的电子秤难题,每年为公司节省资金20多万元,此项成果荣获了2003年国家级优秀QC成果奖;由他主持编写的各类维修手册、培训教材已达10万字;他带的多名徒弟也已经成为公司装卸生产的中坚力量。

  如今,张海波从一个职高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兼跨软硬件两个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智慧型电气控制专家。在刚刚公布的河北省2017年度“河北大工匠”名单中,凭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和严谨务实、专注专一的品质,张海波成功入选。

  精工巧匠自学成才

  1987年8月,秦皇岛港投资3.06亿元人民币和171.34亿日元,建成了现代化的丙丁杂货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350万吨,承载起秦皇岛港转型升级的希望。同年,从秦港职业高中毕业的张海波,进入秦皇岛港五公司机械二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气维修工。

  机械二队是公司主力生产作业队,有门机12台,其中新引进的2台门机电控系统是德国制造,集多种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程序语言全是英文,对维修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非常高。面对新设备,从小就痴迷无线电子技术的张海波,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一定要征服这些‘庞然大物’做一名一流的港口技术工人。”

  从此,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知识、钻研技术上。他认真研读《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等专业书籍,自学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自动控制等50多门课程。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先后完成了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海波告诉记者:“那时,我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下机械故障是怎么出现的、怎么修理的。”每天晚上,自己都认真研读100多页的德国门机图纸,白天则在门机上一遍遍比对、印记位置。“为了能看懂外文图纸,我还自学了英语和日语。”

  凭着过硬的技术、踏实的作风,张海波迅速在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佩服的技术尖子,被公司调到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散粮站工作。

  为尽快熟悉工作,他天天盯在现场,在最短时间内把散粮装卸系统的84个大型设备和400多个各类控制闸阀、传感信号全部熟记于心。

  凭借刻苦钻研,他熟练地运用PLC技术处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并总结出一套快捷、独到的大脑模拟故障排除方法。只要设备出现故障,张海波就能迅速在脑海中梳理、判断,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并精准排除。

  据单位同事介绍,张海波参与主持的“降低电子秤故障次数”、“降低散粮装车系统故障率”项目分别被国家和交通运输部评为优秀QC成果奖。主导参与的技术改造和修旧利废项目创造了高达1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还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交通系统“金锚奖”、燕赵技能大奖……1999年,张海波被公司破格提拔为散粮站技术员;2007年,公司再次破格聘用张海波担任散粮站技术副站长。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河北大工匠,技术创新,技能,钻研

责任编辑:李兴双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