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绩效做“标尺” 趟出新路子
——河北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全景透视之一

2017-11-03 03:10:47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分享:

   “筐、篮子、碗”模式,厘清“花啥钱、花多少钱”

  河北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改变了过去以项目为单一层级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建立了“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三个层级的预算管理结构。这种架构安排要求部门所有预算项目清晰有序地归集到相应的职责和工作活动目录下,部门职责和工作活动内容相对稳定,可以与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便于进行中长期绩效分析。

  部门职责按照政府“三定”方案分项梳理确定;工作活动根据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部门履行相关职责、必须开展的综合管理事务来确定;所有部门的预算资金安排都要对应到相应的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然后再确定预算项目。“部门职责相当于‘筐’,工作活动相当于‘篮子’,而预算项目相当于‘碗’。一个面变三层,脉络梳理清了,‘碗’必须要装在‘篮子’和‘筐’中。”河北省财政厅预算管理局常务副局长赵新海的比喻贴切、形象。

  实行三级预算管理结构,在部门职责层面厘清了部门“干什么”的问题,在工作活动层面厘清了部门“怎么干”的问题,在预算项目层面厘清了部门“花什么钱、花多少钱”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部门申报项目杂乱无序、大大小小“一个筐”,财政审核无从下手、苦于应付的状况,财政资金配置效率、预算编审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摒弃了传统‘先有项目、后定绩效’的管理模式,需要围绕年度工作提前谋划预算项目安排。”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财务处处长秘慧琴介绍说。2018年,省交通运输厅部门绩效预算共确定5项“部门职责”、24项“工作活动”,并明确了每项“部门职责”及“工作活动”的年度绩效目标,围绕各项年度绩效目标,申报1800多个预算项目,分别保证职责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绩效做标尺:哪儿花得好,钱就往哪儿花

  推行绩效预算改革后,编制预算时就要按照政府的施政目标,分解落实为部门的事业发展目标,部门的事业发展目标进一步按照三级预算管理结构分解为上下衔接、相互对应支撑的三级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在部门职责层面,要确定各项职责的年度绩效目标,在工作活动层面和预算项目层面,要分别确定年度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三个层级的绩效目标指标要衔接对应,细化量化,达到可审核、可监控、可评价。

  按照三个层级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河北彻底改变了预算审核方式,即“花钱先问效”,财政预算审核的重点,由过去直接审项目,转为先审部门职责绩效目标与政府工作部署的匹配性,再审各项工作活动绩效目标、指标的科学性,然后审核预算项目与职责活动的关联性、立项的必要性,最终合理确定项目预算额度,改变了过去就事论事、一事一议的现状。改革当年,全省就因绩效审核审退修改项目672个。

  “过去部门主要是争项目、争额度,现在是绩效这把尺子量一量,哪儿花得好,钱就往哪儿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务处处长张青柳介绍说。三年来,省工信厅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省委省政府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把部门一年要做的事情全部梳理清楚,并安排在年度各项活动中,再通过预算项目保证活动目标实现,由此形成“项目推进活动实现、活动推进职责落实、职责落实保证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完成”的良好工作机制。2017年,谋划了省级示范企业和基地建设、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大智移云、智能制造等调结构、促转型绩效明显的重点项目。

  厚积薄发,绩效预算管理成效多点开花

  “花钱首先想绩效”,改革实施三年多来,这一理念已深深嵌入到全省各级各部门干部的思想意识中。“改革前,项目要建设了才打申请要钱,年初预算缺乏事前的谋划。”保定市徐水区教育局局长杨自群感慨地说,“改革后,没有列入年度预算项目库的,没有明确绩效目标的,政府不予审批追加,这样就促使我们在编制预算时就需要集体研究决策一年要干的大事。”

  三年多探索实践,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现了阶段性预期目标。一是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从预算盘子安排看,所有项目都按照部门职责对应编列,不仅较好解决了资金统筹难题,遏制了虚编项目、打捆儿项目等行为,并且砍掉了许多没有实质意义的散碎项目,资金配置效率显著提高,收支矛盾也有效缓解。二是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将绩效理念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钱花的明白了,支出的约束性强了,违规违纪的现象少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花钱更少、办事更多、效果更好。同时,年初预算项目实了、用途明了、目标有了,除少数预留的配套资金和待分资金,绝大部分项目都可直接执行,支出进度也明显加快。2015年全省支出进度历史性地达到95.8%,2016年又提高到96.3%。三是决策方式得到了转变。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倒逼部门在预算申报阶段,就要提前着手研究下年度工作。部门由过去先要钱再定事,转变为先梳理职责活动,确定目标指标,再具体研究项目,确定申请资金额度,“拍脑袋决策”基本没了。四是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绩效预算改革先从履行部门职责开始,然后到活动,再到项目,使部门各项职责活动与政府战略目标等宏观决策更加匹配,部门绩效预算实现情况,同步反映了部门的履职情况,部门绩效的提升,支撑和反映了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绩效预算改革已经成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助推器。五是促进了源头治腐。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后,各级部门在申请资金、分配资金时,自觉将“花钱问效”作为警示标,随意报项目、“狮子大张口”的现象消失了,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约束。

  三年多来,省国土资源厅累计评审淘汰项目120多个,优化配置资金约6亿元,预算安排重点更加突出,“散、碎、软、小”项目大幅减少。特别是优先保障了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部署的重大事项,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次土地调查、冬奥会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动产登记等。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处副处长李玉华坦称,“改革不仅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规范安全管理使用项目资金的意识,同时也转变了领导的决策思路,使决策更加科学。”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绩效目标,财政厅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