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水磨镇免费茶歇点。记者 张欣 摄
什邡市七一中学的党恩林。记者 张欣 摄
记者所到之地,到处竖立着类似这样“感党恩”的牌子。记者 张欣 摄
长城网成都5月9日讯(记者 张欣)时间过得真快,为期一周的探访汶川地震十周年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十年过去了,重走昔日地震重灾区,新民居鳞次栉比,新城镇、新村庄欣欣向荣;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富裕的生活。
无论是浴火重生的什邡,还是凤凰涅槃的汶川,亦或是破茧成蝶的绵竹,他们的背后,有一种铭记,叫感恩;有一种感动,叫大爱传承。
在我看来,今日汶川与我们河北省的唐山市有诸多相似。唐山是个感恩的城市,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唐山人民受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助,此后,废墟上重新崛起的新唐山,以义不容辞的姿态,现身于中国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600余名唐山志愿者带着725万唐山人民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恩之情,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捐款近4个亿,捐款数额位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今天,以汶川为代表的四川各重灾区人民也心存感恩。
“铭记党恩”“奋进十年,感恩有你”“感恩,每一个汶川人真实的感动与温暖”……行走在曾经的各重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的“感恩牌”。而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绝不仅仅体现于形式上,他们的感恩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水磨镇是汶川第二大镇,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老人村”,震前这里曾是阿坝州唯一的高耗能工业示范区。震后,援建者对该镇实行“腾笼换鸟”,将其打造成为了独具羌族特色的旅游小镇。探访过程中,镇上一家写着“汶川十年 感恩有你 免费茶歇”招牌的茶叶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询问得知,店老板蒲琳曾是“5.12”汶川地震中的一名幸存者,“我们受灾之后,全国各地的党员、爱心志愿者都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广东佛山对我们进行了援建,给我们建了这么好的镇子,我无以为报,只有为来往游客提供一杯茶水,没准这里面就有当年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蒲琳的话简单而质朴,但句句道出了水磨村民的感恩情怀。
和蒲琳一样,映秀镇“茶祥子”蒋维明经营茶坊六年来,一直为来往游人和过路村民提供免费热茶,他对我说:“涌泉之恩可以滴滴相报。灾难时刻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铭记于心,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帮助别人,哪怕只是一杯热茶。”
什邡市七一中学是一所由“特殊党费”全资援建的普通高中学校,学校以“感恩立校,红色树人”为办学理念,通过四处红色文化教育阵地,打造以“特殊党费”援建为背景,以爱党、爱国为主线的红色校园文化。所以,由53棵银杏树组成的党恩林、“铭记党恩”的红色雕塑等,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体现着这所学校感党恩、念党情。采访过程中,无论师生,说的最多的也是“感恩”二字。
而除了感恩,他们对于大爱的传承,更令我感动。据校长赖绪云介绍,他们先后与雅安市芦山中学、若盖尔县中等学校完成结对帮扶。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又接收了首批94名从青海玉树州远道而来的藏族学生。“这批学生中有一个叫普措的孩子,患有先天性佝偻病,身高只有1米4左右,经医生诊断得知,由于他的内脏生长受到限制,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生命将会受到威胁。”赖绪云说,当时,经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的多方筹措,最终为普措筹得40多万元的手术“救命”钱。
经手术得到康复的普措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通过高职单招进入了北京社会管理学院老年人服务管理专业学习。问及原因,他告诉赖校长:“因为爱!七一中学的大爱传递,不仅让我们玉树学生遭遇地震后,来到这里上学,还为我医好了病,所以我希望以后也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将这种爱传递下去。”
在结束对什邡市的采访时,我以及采访团的每一位记者都接到了一封来自于什邡市委、市政府的“致社会各界的感谢信”。信中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饮水思源念党恩。穿越灾难,崛起危难,让什邡人民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就没有什邡今天的新发展新变化。
十年前,他们感恩八方援手将他们从废墟中拉出;十年来,他们传承大爱,义无反顾奔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十年后,我想,他们一定依旧心存感恩,传承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