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涞源张胜利:擎“希望工程”火炬 照亮山里娃上学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艮春 刘鑫鹏 
2018-06-03 17:31:21
分享:

张胜利向孩子们讲述希望工程的事故。 刘鑫鹏 摄

张胜利上主题班课。 刘鑫鹏 摄

东团堡乡中心小学教室宽敞明亮,各项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刘鑫鹏 摄

  长城网保定讯(李艮春 刘鑫鹏)1989年 10月,涞源县大山深处桃木疙瘩小学的学生张胜利,接过希望工程首批“资助就学证”,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1997年,大学毕业的张胜利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执教。2018年,张胜利已经在偏远的山区坚守了20余年。

  从“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到家乡教育改革巨变的见证者,张胜利擎着“希望工程”的精神火炬,照亮山里娃的上学路。

  他是受益者

  从涞源县城出发,延着盘山公路翻过几座山,再走过十几里颠簸难行的石子路,记者终于到达涞源县最偏僻的中心小学之一——东团堡乡中心小学。

  这里距离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发源地桃木疙瘩村只有几公里。

  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就来自桃木疙瘩村,是希望工程资助的首批学生之一。

  张胜利回忆,1987年,因家贫辍学的他给县里的“大官”车志忠(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写了一封求助信:“车伯伯,您今年家里打的粮食够吃吗?我很想上学,长大像您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封信刺痛了车志忠的心。他奋笔疾书向团中央写信,请求关注穷孩子念书的问题。信被转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引起高度重视。

  自此,希望工程拉开序幕,桃木疙瘩小学成为中国希望工程发源地,张胜利幸运地成为“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

  从此,这个山里娃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社会的资助下读完了小学、初中,还被保送到上海第一师范学校。

  他是见证者

  1997年,张胜利大学毕业。

  面对能够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张胜利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放弃,并决定回到偏远的家乡执教。

  张胜利说:“越穷的地方越需要重视教育。我通过别人的帮助,依靠知识改变了命运,我只想把这份‘希望’传承下去,帮助更多山里娃。”

  在家乡坚守20年,张胜利见证了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巨变。

  “我上学时,桃木疙瘩小学只有四间桦树皮搭成的破房子,白天当教室,晚上做羊圈。”张胜利说,如今,桃木疙瘩小学已经并入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宽敞的教学楼内,音体美教室、少科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一应俱全。

  “不只是硬件设施完善。”谈起这些变化,张胜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记者,“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让农村家庭减轻了很大负担。此外,住宿生里小学生每人每月补助膳食费100元,中学生每人每月补助膳食费120元。“还有我们教师的待遇,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月120块钱,到现在每月算上各种补贴,能挣到4000块钱呢。”

  越说越激动,不知不觉中,张胜利眼眶有些湿润:“这些年,农村教育真是有了巨变。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真是幸福。”

  他是传承者

  “30年前,张胜利的‘求助信’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千万万贫困学子的命运。”东团堡乡中心小学校长郭志勇说,“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坚守在教育一线。我觉得对于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年轻人来说尤其不容易。他是学生们身边最好、最真实的德育典范。”

  回到家乡的20年间,张胜利始终秉承着“不让一个孩子在教育上掉队”的想法,擎着“希望工程”的精神火炬,在崎岖的山路间一次次奔走,向村民们传输上学的重要性,讲述知识改变命运。

  张胜利告诉记者,1997年刚回到桃木疙瘩小学时,他只有5名学生,其中还有2名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为此,张胜利一边不停地家访做工作,一边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进行帮扶。

  不仅是对自己的学生,张胜利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一遍遍来往于深山和城市,为大山深处的贫困学校、学子牵线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截至目前,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当地新建或者扩建了3所希望小学,帮扶数百名贫困学子。

  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不断投入,张胜利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带着自信走入学校,渴求用知识改变命运。

  “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希望工程开展以来,涞源县即使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也不会再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我觉得冲这一点,可以喝庆功酒了。”张胜利笑着说。

关键词:张胜利,希望工程,教育发展责任编辑:李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