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二十四个食节】惊蛰丨剪不断的梨与“离”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林墨 
2019-03-06 08:44:03
分享:

  吃梨,等于吃“离”,人们吃下了离别愁绪,还试图通过“吃”,来远离这惊蛰时节的蠢蠢欲动......

【第一候 桃始华】

桃花红,自此渐盛。

【第二候 仓庚鸣】

黄鹂叫鸣。

【第三候 鹰化为鸠】

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尝一口“离”的滋味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从孔融让梨,到梨花带雨,在有着三千多年梨树种植史的中国,人们为其赋予了太多人文意涵。山西人惊蛰吃梨,吃的是晋商离家创业的艰辛记忆,也是远离虫害、获得丰收的恳切期盼。

  人们总是善于为一些寻常的事物赋予不寻常的意义。譬如吃梨这件小事,美籍华裔作家Fred Teng有过一段经典表述:女人像梨,外甜内酸。吃梨的人不知道梨的心是酸的,因为吃到最后就把心扔了所以男人从来不懂女人的心。

  曾为情所伤的女人们,读到这段文字往往心有戚戚。但用吃梨来比附两性关系,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路。我们更熟知的,是因“梨”字的谐音,而衍生出的一连串行为禁忌,最惯常莫过于——中秋、除夕不吃梨,倘若吃梨,也绝不与爱侣同分。这并不是今人的无聊附会,晚清诗人黄遵宪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然而,一年中有那么一天,山西百姓却偏偏要吃梨、念离,渊源据说来自晋商。

  晋商渠家的先祖是上党长子县人,明洪武初年,渠家的渠济父子,用家乡的梨和潞麻,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谋取差价,赚到了第一桶金。清雍正年间渠济的后人渠百川勇走西口,惊蛰这天出发,其父拿出梨来送行,让他吃梨不忘先祖当年贩梨谋生的艰辛,勤力打拼,以求来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后来走西口者,也纷纷仿效渠百川惊蛰吃梨,取“离家创业”“光耀门楣”之意。

  惊蛰吃梨,其实还有另一种寄寓:惊蛰,大约是公历3月的5日或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其名源自先民对物候的观察——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昆虫,被春雷惊醒要出洞觅食了。而此时春耕在即,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可能到来的病虫害,也许会是一道赔上身家性命的鬼门关。惊蛰吃梨,离的是眼前更为现实的天灾。离虫之愿是如此普遍,以致北方多地皆有此俗。

  不过,如果再换个角度,生梨味甘,中医认为食之可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缓解咽喉干痒、声音嘶哑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在春天略有肺燥的时节,吃梨吃的其实也是“离”——离病痛远些,再远些。

  炒豆即是炒虫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据说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的一些县市,有惊蛰吃“炒虫”的风俗。此虫并非真虫,而是黄豆、糯米之类外观似虫的谷物,人们将其视为虫的化身,通过上锅爆炒,来表达对农作物除虫、离虫的心愿。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故俗语称“炒虫炒豸,煞(煮)虫煞豸”。惊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活动之时,因此客家先民主张早期灭虫。惊蛰日,汀州客家还有做芋子粄或芋子饺吃的习俗,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赣南上犹、崇义一带以及吉安遂川客家,惊蛰日上午,农家将谷种、豆种、南瓜、向日葵籽及各种蔬菜种子取一小撮放入锅中干炒,谓之“炒虫”。炒熟后分给自家或邻居小孩食之。据说如此一来可保五谷丰收,不受虫害。

  遂川县城居民,早年也有惊蛰日杀虫习惯,在房前屋后的墙基、畜栏、厕所等处撒上生石灰,在桃木果树下喷洒石灰水,菜园中也洒一些石灰粉末,以杀虫、防虫。类似以撒石灰除虫害的民俗,在清代客家地区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

  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载曰:“惊蛰日,撒石灰于壁间,以压蚁,炒米粒果而食。”

  一九五八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本《南雄府志》载曰:“冻虫节,以石灰撒屈戌(即酒窟)、磉堁(即储存粮食的谷仓、米仓器具)及一切器用之物,虫蚁不侵。”

  清康熙二年《乳源县志》载曰:“惊蛰日,家以石灰撒于墙基,谓除岁中虫蚁。”

  清同治十三年《永丰县志》载曰:“惊蛰日,家家用石灰撒墙壁、柱础及几榻脚,以辟虫蚁。”

  粤东梅州大埔县也有炒惊蛰之俗。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七·广东》载曰:“大埔有一处奇俗,名曰炒惊蛰。每年到是日晚间,家家皆取黄豆或麦子,放在锅中乱炒,炒后并舂,舂后又炒,反复十余次而后已。其原因,盖大埔地方,有一种小小之黄蚁,凡人家所藏糖果等食,必蜂聚而食。俗云,是晚炒了豆麦等物,则黄蚁可以除去也。炒黄豆及麦子之时,口中并念道:‘炒炒炒,炒去黄蚁爪;舂舂舂,舂死黄蚁公’也”。

  与客家“炒虫”习俗相接近的北方民俗有惊蛰“吃虫”、“震虫”。陕、甘、苏、鲁等省份有“炒杂虫、爆龙眼”习俗。二月二,人们把黄豆、芝麻之类放在锅里翻炒,噼啪有声,谓之“爆龙眼”,求风调雨顺。男女老少争相抢食炒熟的黄豆,谓之“吃虫”,意喻人畜无病无灾,庄稼不生害虫。

  又鲁东南一带二月二,主妇以炊棍敲锅台,谓之震虫。以彩纸、秸草或细秸秆成窜悬于堂屋梁上,谓之串龙尾。还有主妇敲面瓢,边敲边唱咒语:二月二,敲瓢叉,十窝老鼠九窝瞎,还有一窝不瞎的,送给南岭老八家。

  《菩萨蛮·春雨》里有这样一句诗词:“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在这乍暖还寒的三月天里,愿有人为你添衣保暖。

(据中新网、环球网、中国国家地理网综合)

关键词:节气,时节,美食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