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第一候 元鸟至】
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第二候 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第三候 始电】
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
明前螺,赛过鹅
一个吃螺的高手,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单凭唇齿一吸,仲春时节最撩人的鲜味,便尽入其口。那是来自江河水泽的慷慨馈赠。
据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真正学名为“螺蛳”的生物,不仅为中国所独有,且只分布于云南省内的高原湖泊。而活跃于江浙人餐桌上的所谓“螺蛳”,其实学名叫“方形环棱螺”。虽是不同之物,但“螺蛳”这个俗名,显然早已嵌入了江南的日常生活,成为食客的“心头好”。
昔日的江南民居大多褊狭,那些善于利用空间的主人,往往会以“螺蛳”壳里作道场自嘲。对于胸有成竹的事情,亦多冠之“三个指头捏田螺”,以形容十拿九稳、手到擒来。甚至于电台、电视台中一些主持人口齿不清、吐字含糊,也会被戏称为是“吃螺蛳”。
“螺蛳”在江南的地位,根源于它的美味。江浙一带,螺蛳一般在每年3月上市,6月落市。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滋养,河边溪涧中的螺大多体形肥硕。无论营养还是口感,都在三四月间,即春分前后,达到巅峰,因此才有了“明前螺,赛过鹅”、“三月螺四月蚌”的民谚。
春暖花开的季节,举家远足踏青,螺蛳的确堪称一味时鲜。又据传统医学理论,螺蛳肉味甘、成、无毒,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养肝等作用,因此既是美食,又是药膳。就连螺蛳壳亦可供药用。年久陈旧的螺売,壳外的角质膜已消失,呈灰白色,中药名“白螺蛳壳”。其药性甘淡、寒,具有清热利水、明目之功效。可用来治疗痰热咳、反胃暖气、胃痛吐酸、目赤翳障、脱肛痔潺等症。
除了寻常的“酱爆螺蛳”之外常见以螺蛳为原料的菜色,还有“鸡汤螺蛳”、“韭菜炒螺肉”“榨菜螺蛳肉炖蛋”、“荠萊螺肉羹”等等。螺蛳好吃,要料理干净却不容易。即便是从市场上买回已经剪去了“屁股”的螺蛳,回家后也要在滴了几滴麻油的清水里养上半天,让螺蛳们吐净腹内污浊。如果这些小东西最近吃的比较多,就需要多换几次水。为帮助它们清理肠胃有时还要伸手下水,像搓麻将那样,给螺蛳按摩几遍,才能最终入锅烹调。要是用螺肉做菜,就更费时费事了,得将洗干净的螺蛳放入沸水焯过,再用牙签一个个把螺肉从壳里挑出来,这考验的,是掌勺人的耐性。
如此繁琐的手续,自然会令一些人望而却步。于是乎,江南的餐馆和排档中总是不缺那些想吃螺蛳又怕麻烦的食客身影。
高手吃螺蛳根本不需要工具,只需拿起来猛地一吸,带有鲜味汤汁的螺蛳肉就被直接吸入口中,苏州人称为“嗦螺蛳”。但若无几分天赋和后天的磨练,则往往要借助牙签。不仅动作狼狈,而且在速度的比拼上,也难免落于下风。常常是一盘螺师被清空之后,会吃的,面前空売堆积如山,不会吃的,则骨碟中只有三三两两,以及几根挑断的牙签。
食二菜,饮三茶
“春分吃春菜”,所以,在春分时节,吃点时令蔬菜,十分有益。
其中,不妨多吃这两种:
1、野苋菜
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春分时节,采摘苋菜,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所以,在春分时节,吃点苋菜,是不错的选择。
2、韭菜
春夏补阳,而四季常青的韭菜,又叫“起阳草”,以春天吃为最好。因此,在春分时节,吃点韭菜,十分有益。韭菜,性温,能补肾补阳,被称为“春天第一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韭菜,与鸡蛋搭配,更是春季首屈一指的选择,营养和口味均能互补。韭菜养阳,鸡蛋养血滋肝阴,阴阳双补。春分时节,不妨炒一盘韭菜吧!
春分时节,饮“三茶”
春分时节,气候宜人,正是啜茗品茶的好时光。时序交替,阳气升发,喝茶调养,顺应节气的变化,养生效果加倍。此时喝茶,益处良多,能起到清肠、暖胃、养肝、理气,缓解春困等作用。
此时,不妨多喝三种茶:
1、刺玫花茶,疏肝理气
早春,最适合饮花茶,可通窍解郁,散寒暖身,令人神清气爽。春季,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不利于肝气抒发,此时,用刺玫花泡水,是不错的选择。刺玫花,就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花,其药性温和,《本草再新》记载:"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将其晒干后,泡水代茶饮,可疏肝理气,解郁,改善心情,淡化色斑,促排毒。
中医认为,刺玫花,可疏肝理气,疏肝郁,滋养心肝血脉,可促进肝脏健康。此外,刺玫花,香气浓郁,作为花茶,可疏解改善不良情绪,使心情变好,有助于肝气抒发。并且,刺玫花,还可以活血化瘀,有一定的淡斑之效,用其泡水,排肝毒,改善面部肌肤健康,也是不错的选择。
2、绿茶,清火提神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使绿茶滋味鲜爽,此时,喝点绿茶,也十分不错。绿茶,香高味醇、清汤绿叶,可清热去火,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因此,在春季,容易上火的人,比较适合饮用绿茶。指的注意的是,肠胃虚寒的人,则不宜喝绿茶。
3、薏仁茶,健脾祛湿
春分过后,雨水增多,要注意去湿气。此时,用薏仁泡水代茶饮,是很好的选择。将薏仁炒熟后,用其泡水喝,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此外,还可以搭配赤小豆,一起泡水,祛湿效果更突出。
还有这些民俗小吃了解一下
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来历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足以符合营养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样化这一条。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豆面糕毫无疑问,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豆馅等典型的蛋白质互补食物。每百克驴打滚含热能194千卡;蛋白质8.2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1.8克。另外,还含有维生素、钙等其他微量营养素。
不过在这里小编也提醒大家,驴打滚虽然美味,营养价值也不错,但是不要食用过量,毕竟里面含糖量不少,吃太多会能量超标,还容易血糖升高。另外软糯的成分,摄入太多不容易消化。因此,驴打滚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在过节时,可以浅尝辄止,回味无限。
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太阳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发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代表太阳神。太阳糕每五块为一碗,顶端还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十分喜气。
这种“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寓祈新年五谷丰登。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适应节气变化。
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吃春菜这项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同的地方吃的春菜都不一样,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而在这个时节多吃一些蔬菜,不仅能补充营养,更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春令时菜包括有养阳之用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等。
萝卜
扬州人还有春分吃萝卜或萝卜丝馅的包子、春卷的风俗。这时吃萝卜不但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
春季养生保健的各种蔬菜中,效果最好的当属萝卜。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现代医学认为,萝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利于减肥。如果想利用萝卜来排毒,可以选择生食,打成汁或凉拌、腌渍均可。
民间认为“萝卜头辣、尾燥、腰正好”,专家也提醒,萝卜分段吃,营养各不同:萝卜的顶部含维生素C最多,宜爆炒和煮汤;中间段含糖量较高,可切丝凉拌;尾部辛辣,含淀粉酶和芥子油,适宜腌拌……平时家里人少时一根大萝卜一次吃不完,可以竖着剖开吃一半,这样萝卜的头、腰、尾都在菜里,营养均衡。
(据中新网、环球网、中国国家地理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