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4月2日讯(记者张晓明)4月2日的天津渤海湾,清风凛冽,海潮翻涌,粼粼波光寄托着大家的哀思。在2019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首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31位逝者的骨灰由他们的家人护送,乘船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来到天津渤海湾,被撒向大海,形返自然。
启动仪式现场。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联合主办,参与人员包含逝者家属100人在内共计200人。
参加活动的逝者家属、工作人员及媒体记者依次登船。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据了解,海葬是一种古老的祭奠仪式,我国大多数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相比于传统的墓葬、土葬方式,海葬更加环保、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也冲破传统桎梏,推动移风易俗,形成“厚养薄葬”、“入海也可为安”等绿色殡葬理念。
骨灰海撒仪式。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敬献花篮、集体默哀、致海葬奠词……简短而庄重的仪式后,海葬逝者家属开始向大海撒播骨灰。撒花瓣致敬逝者,双手合十为逝者祈福等仪式过后,海葬仪式结束。
“骨灰海葬真正满足了亲人‘重返自然’的心愿。”骨灰海葬家属万刚表示,“特别是通过这些充满人伦情感、凸显文化传承的告别仪式,为亲人的人生谢幕画上圆满的句号,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巡视员杨宗涛表示,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首航活动既是推进生态殡葬的重要举措,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益尝试。随着国家殡葬惠民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于一体的骨灰海葬惠民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不断充实、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这种生态节地安葬方式,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安葬需求,又有力地推动了殡葬改革的进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祈福仪式。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晓明 摄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组织骨灰海葬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先后组织海撒骨灰近5万份,参与家属12万余人次。
河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沧州和张家口等6市开展了海葬活动,海葬费用全免。从2003年至2018年9月,仅唐山市就组织了21次海葬,海撒骨灰3119份,海葬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河北省接到近1000份骨灰海葬报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