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镌刻在“一带一路”上的河北足迹

——写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之际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晓慧 
2019-04-24 18:05:00
分享:

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中方员工与塞方员工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方法。河钢集团供图

  发展成果互利共享 河北企业在“一带一路”“融进来”

  达科·德约杰维奇是河钢塞尔维亚公司高炉车间主任,2016年6月份之前,他还在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上班。

  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从推进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出发,成功完成对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资产收购,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当年12月,公司实现全面盈利,多年陷入经营困境的斯梅代雷沃钢厂重新焕发出活力。

  钢铁厂5000多名员工继续在这里工作。“河钢来了,帮助工厂摆脱了危机,恢复了活力。企业竞争力提升了,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可以计划子女的教育、家人的医疗和家庭旅游了,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河钢塞钢高炉值班经理斯特维奇•博扬说。

  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成果,河北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越来越紧密地连在一起。

2015年10月,曼巴水泥厂建成投入试生产。金隅冀东供图

  在南非的林波波省塔巴兹姆比市,有一座老少皆知的中国地标——曼巴水泥厂。2017年度曼巴水泥累计销售水泥103万吨;2018年上半年完成水泥销量62万吨,全年累计销售水泥110万吨,实现利润2438万元。

  但,之所以成为地标,并不仅仅因为它产生的效益。

  曼巴水泥厂是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冀东发展集团海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南非投资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制造类企业。

  这个工厂为当地带去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此,南非贸工部特别批准给予该项目1.7亿兰特的减免所得税及现金补贴。

  这个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除少数关键技术、高管岗位外,有239名南非当地员工在这里工作。

  除了在塞尔维亚、南非,带着“河北烙印”的地标性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落地。提供就业岗位、捐资助学、建设公共设施……河北企业越来越多地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共商共建,共享发展。

印度籍员工正在给印度晨光公司办公楼前的绿化带浇水。 晨光生物供图

  在印度,由晨光生物而日益炫亮的中国红,映照着每一位印度员工的满意笑脸;

  在越南,秦冶重工榕橘项目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在项目工地工作的越南工人,工资都在680万越南盾(约合2000元人民币)以上;

  在俄罗斯,长城汽车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实现共同发展。图拉州工厂不仅为当地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还进一步拉动当地物流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融进来,在互利共赢中共同发展。

  “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积极融入到当地社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与当地共享发展成果中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采访中,河北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如今,这已成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河北企业的重要共识。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一带一路,走出去,河北足迹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