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5月2日讯(记者 张艺萌 张晓明)他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及河北省取得了“五个第一”:第一个创建“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第一个创建“学雷锋私家车队”;第一个创建河北交通高速路政“搭把手”服务队;第一个创建“速映心灵”电影普法宣传队;第一个使用“学雷锋爱心执法工作法”。他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路政总队京秦支队遵化大队副大队长,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俐。
他递了一杯热水并敬了礼
2005年,苏俐从部队转业到青银管理处石家庄路政大队成为一名路政队员。起初听到交通系统屡遭媒体报道公路三乱问题,巡查时感觉司乘与路政人员有隔阂。司机都不愿意与路政打交道,遇到就意味着违章甚至处罚。苏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深知高质量的文明服务一定能扭转这个局面。
2013年苏俐(左一)到井陉帮助井陉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兴建爱心书屋。本人供图
寒冬腊月的一天,苏俐和同事巡逻,发现一位老人走在高速上。同事看到后,着急地喊道:“你在这儿干嘛呢?这里不安全赶紧下去!”老人不为所动,继续向前走。这时,苏俐下车劝说,还随手端去了一杯热水递到老人手里并标准的敬了个礼,说道:这么冷的天,大爷您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子,咱们向外边来,这里不安全。老人接过热水喝了一口后,激动地说:“我六十多岁的人了,从来没见过向你这样好的人,我知道对错,你给我面子让我心里暖,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再也不会来了……”
4岁男孩命悬一线 高速路“爱心执法车”生命接力。本人供图
苏俐想创新一条既严格执法,又能以真心、真意、真情、真爱为司乘人员着想的双赢之路。“正路先正人,己正路才正”。这10个字一直是苏俐对自己的硬性要求,他常常强调自身作为,通过严格要求自己而去影响别人,此后,苏俐驾驶的巡逻车上备了暖瓶、油桶、水杯、名片等,开启了“八个一“文明执法模式:办理案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一个敬礼服人、一张笑脸迎人、一句您好感人、一杯热水感人、一片坦诚待人、一张名片帮人、一声再见送人。
打造高速第一辆“学雷锋爱心执法车”
2008年苏俐买了一辆车准备上班和接送孩子。可当他看到一些孤苦无依的老人走在街上,心想着在单位应该服务好司乘人员,在家除了小家之外,也应该为需要为帮助人群提供便利。
苏俐告诉记者:“2012年,我有幸代表河北高速到北京参加“与雷锋同行”现场交流活动,与雷锋24任班长面对面交流与访谈。回到工作岗位,我向领导再三请示,决定将多年的公益实践经验和雷锋精神相结合打造成路政人的一张名片。”
2014年初为承德围场一90岁老人打井共同见证出水的那一刻。本人供图
于是,2012年2月28日,第一支“学雷锋爱心执法车”诞生了,“将学雷锋爱心执法·树高速卫士形象”的标语牌昭示与车身,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将有形的爱心执法与文明服务相结合,搭建路政与司乘之间的爱心桥梁。“学雷锋爱心执法车”在全国属于首创。不仅激励路政人阳光执法,也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监督效果。
一次,一位司机因缴费问题与收费员发生争执便报警。苏俐接警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自己掏出钱给交了费,司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服务司乘从关爱开始,完成了从执法管理向爱心服务的转变。不仅激励路政人阳光执法,也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监督作用。
2018年12月,穷困老人拾柴摔倒,高速路政巡查发现送出温暖。本人供图
经过探索与实践,苏俐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走出了一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执法中求和谐”的路政执法新路子。
“其实执法并不难,难的是摆正执法态度,执法讲方法。”苏俐说。如今,“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已成为河北高速的一张名片、交通的一个窗口、路政的一面旗帜。
2014年底为赞皇希望小学捐赠200套棉被。本人供图
十几年来,苏俐一线带班巡查100余万公里,排查涵洞700余次,关闭被打开中央活动护栏50余次,捆绑隔离栅600余次,处理案件300多起,为国家追回路产损失200余万元,为司乘人员做好事实事11000余件,捐款救助困难司乘700多人,帮助司乘寻回丢失款40余万,“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和“搭把手”劳模志愿服务团队也成为高速路上服务司乘人员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苏俐是河北高速路政队伍里的一颗蒲公英,让雷锋精神、劳模精神永远在河北高速路上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