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元旦走基层】石家庄行唐县:小拉花拉出了扶贫新妙招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闫思宇 
2018-12-31 23:42:25
分享:

  

  长城网12月31日讯(记者 闫思宇)元旦小长假期间,正是走亲访友的好时节,家住石家庄市行唐县霍村的刘增良却不肯松劲儿,依然像往常一样忙活着。

  刘增良今年49岁,30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双腿再也无法弯曲,终生与轮椅为伴。家里最艰难的时候,除了儿子上大学的花销,他每月只能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生活。

  然而,当记者见到躺在轮椅上的刘增良时,发现他现在却是精神头儿十足,“前几天在元旦晚会上园区刚给了我88块钱,还给我发了‘积极努力脱贫户’的奖状,我得再加把劲儿才行”,一边说着话刘增良手上也闲不住,一会儿功夫就钉好了几十个拉花。“我的腿又动不了,根本没法外出打工,要不是人家给了这个活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像刘增良这样“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贫困户在行唐不在少数。

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记者 闫思宇 摄

  行唐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985人,因残致贫占比高达22.20%。残疾贫困群体因为难以外出打工,居住分散,自身情况又各不相同,难以享受到普惠性的政策扶持......分散,成了行唐在扶贫攻坚工程中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2017年,河北省行唐县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打造集就业、培训、创业等于一体的残疾人双创园。通过就业、培训、创业、工疗等模式,让残疾人在性格上更加自信开朗的同时,逐渐走出贫困的沼泽。

残疾人双创园院长贾茹看望正在工作的员工。记者 闫思宇 摄

  “双创园共设工疗区、就业培训区、娱疗区、农疗区等9个板块,是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家园。”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告诉记者,园区目前共有四种供贫困户就业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分散的现状,提供集中就业的场所。

  考虑到一些残疾人贫困户连家门都难出一步的现实情况,贾茹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把就业机会送到家”的想法。让贫困残疾人、低保贫困户、一般贫困户、留守妇女这些就业困难的特殊人群,足不出村就可实现稳定就业。

资料图:贾茹和她的扶贫助残巧手坊。

  今年6月起,在行唐县陆续设置了70个“扶贫助残巧手坊”,辐射全县330个行政村,由双创园派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相关技术操作的培训,成品经验收后再交回园区,双创园给予他们一定报酬。“目前这些中心联络点的项目及相关培训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人均月收入至少要达到500元。这是对各村小组长的一个考核目标。”

  “巧手坊已经带动安置了2899人,他们主要从事家庭手工业,目前来说这两千多人以手工拉花为主,这项工作灵活性比较大,上手比较快,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贾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钉一个拉花能挣2至3角钱,像刘增良这种重度残疾的贫困户每天的收入最低能到40元,“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能达到1000元左右的收入,这样脱贫摘帽就指日可待了。”

员工正在把拉花搬上货车。记者 闫思宇 摄

  上游的产量多了下游的销路就要打通。记者在双创园区的生产车间里看到,几十个工人们正在把一包包加工好的拉花搬上即将开往天津的货车,现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这是我们和天津的公司签订了协议,承包加工他们生产的拉花,这个项目算下来可以持续带动5000个人稳定就业”。

  按照贾茹的计算,明年将会有1万人参与到加工拉花的工作中来,仅仅这一家公司难以为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的岗位,“所以接下来我们准备把工作细化,把每村的贫困户或贫困残疾人做一个分类,根据残疾程度不同,承担不同工种的工作,另外要容纳更多的家庭手工业,让品种多元化,给更多的贫困户或贫困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个个小拉花不仅给贫困户们增加了收入,更带去了自主脱贫的希望。下一步,残疾人双创园还计划扩展线上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脱贫故事和产品,把小拉花做成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关键词:扶贫,行唐,分散,拉花责任编辑:闫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