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5月3日讯(记者 张艺萌 张晓明)每天背负40多公斤的邮件,投递里程30多公里,一年投出信件3万多封,作为普通人,很少有人能够准确计算出这是怎样的一个工作量。更难以想象,这样的工作如何在26年之内不出现任何差错。
可就是有这样的人,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自己走过的距离,用手传递给一户又一户需要传达的情意。
承德市邮政局投递服务局投递员王艳服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本人/供图
他为订户送报进家,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绿衣天使”,他是王艳服,承德市邮政局投递服务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26载寒来暑往,出现在30多万公里的邮路上……
老订户都称他为“贴心人”
从干投递工作的那天起,王艳服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做一名优秀的投递员。如何确定自己的优秀,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标准,那就是客户的微笑。“我热爱投递工作,每当看到客户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我的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王艳服说。
在很多人眼里,投递工作非常容易,但是其中的辛苦只有投递员自己明白。王艳服投递的道段上,大多数楼房都没有电梯,爬楼梯就成了他日复一日的功课,那一节一节楼梯就成为他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按规定,很多邮件不需要送到用户手里,但是,为了确保客户能够收到,他坚持要把邮件送到用户手里不可。有人笑他傻,他却憨憨地说:“我爬楼爬惯了,多爬几层对我来说没什么!”
有一次,他为一位《老年日报》订户插箱投递报纸时,发现这位老订户已经连续三期的报纸没有取,心细的他立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于是,他按响了这位老人家的门铃,许久过去,也没有人应答。担心客户的情况,他便挨家挨户向邻居打听,才得知老人家因病住院了。
王艳服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记者 张艺萌 摄
“我知道每天读报是老人的习惯,三天没有读报,老人也一定很着急。于是,我就马上取出报纸直接送到老人住院的病房里。”王艳服告诉记者。
老人出院后,他改变插箱投递,每次都将报纸亲自送到老人家里,有时还顺便买点吃的东西给老人送过去。王艳服说:“我觉得我送的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还是一份责任。”老订户都亲切地称他为“贴心人”。
“死信”在他手中复活
在大量的信件中,有一类信,投递员最难以处理,那就是“死信”。按照规定,“死信”可以退回原处,但是,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是一份等待。“退一封信,如同退回一颗心,我要努力把失望变成希望,让信件在我的手中传递出去!”
王艳服向记者回忆到:“记得有一次投递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封面上的邮寄地址无法找到收件人。然后我拨打‘114’电话进行查询,又查找了居委会户籍登记,发现原来是信封所写的地址出现了笔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找到了收件人正确的投递地址,录取通知书及时地送到了学生的手中,那次觉得特有成就感。”
王艳服的日常工作。本人/供图
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每年因拆迁等原因造成的地址不详的信件有100多封,每次遇到这样的“死信”,王艳服并没有把信一退了之,而是记在心里,边投递、边打听,直到投出为止。26年来,王艳服把一封封“死信”复活,让无数苦苦等待的人露出喜悦的笑脸。
为了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他还组织了一些有能力的投递员成立了“死信复活”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对疑难邮件进行查找,让一封封饱含爱意的信件在他们的手中传递。“看到收信人辗转收到信件之后的那种喜悦,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他们的喜悦会传递给我们。”王艳服告诉记者:“现在,死信复活小组有着严格的程序,投递员无法投递之后,转交给死信复活小组,死信复活小组再多方打听,实在找不到收信人才确信是死信。”
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王艳服所负责的投递地段的投递量呈直线上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钻研业务技能,创出了自己的一套业务操作方法。不但自己做得好,他还热心带动新人钻研业务:用什么方法数报、套报更快更准,如何尽快掌握投递道段规律……在他不懈的帮助和关怀下,他带的投递员频频在练功比武中取得好成绩。
王艳服为客户送货上门。本人/供图
投递是个特殊的服务窗口,只有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才能树立好“人民邮政”的形象。多年来,王艳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邮递人的服务精神。
王艳服也在继续着作为一名投递员的使命: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种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