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走基层·看变化】系列报道⑩ 塔元庄黄奶奶的小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世豪 于仕越 
2020-01-22 14:38:51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张世豪 于仕越)1月17日一大早,72岁的黄菊梅就开始盘算小年夜饭,要同外孙女一家和“亲家嫂子”聚餐,生活越来越好后,她特别看重一大家子人团聚的日子。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正定县塔元庄考察时,曾来到黄菊梅老人的家中和她聊家常。如今,黄菊梅同女儿李彩芳家住上下楼。

  16岁的解金璇是黄菊梅的外孙女,祖孙二人感情深厚,从学校回来后,解金璇经常陪姥姥住。已至寒假,解金璇每天都会陪着姥姥。

  75岁的蒋爱芹是黄菊梅口中的“亲家嫂子”,两人相处特别融洽,黄菊梅经常说“我俩比亲姐俩还要亲”。在蒋爱芹的记忆中,黄菊梅的女儿嫁入解家近三十年,从未“红过脸”。

  “我和‘亲家嫂子’早就商量好要一块做小年夜饭,定好了吃饺子,一家人团团圆圆可亲啦!”黄菊梅说。

  包饺子的材料都是现成:

  肉馅用的是三天前村里免费发放的猪肉,每人分了五斤;白菜产自村里提供的地,种菜用的水、有机肥也都是免费的;鸡蛋也村里发的,通常村里为每位老人每天提供一颗鸡蛋……

  早上,黄菊梅将自家收拾好之后,就赶到楼上开始剁馅,在她看来,今年发放的肉非常好,“肉质鲜美、晶莹细嫩”。

  “面粉是几天前村里发的,每人收到两斤面。看,这面粉质量多好,擀的面皮薄到透明,但不会担心煮破露馅。”黄菊梅说。

  从剁馅到包饺子的工作全部由黄菊梅和蒋爱芹完成,解建勇和解金璇父女俩想上手帮忙,但被年龄占优势的老太太直接拒绝了,指使这俩“年轻人”去做“跑腿的活”。

  在以往的家庭生活中,只要李彩芳在,老太太们很难有做饭的机会,这不趁着李彩芳还没下班,老太太夺了厨房“大权”。

  一人擀片,一人包饺子,两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堪称“最佳搭档”,她们唠着家常,聊着塔元庄的变迁。

  “我印象最深的是1960年代滹沱河发过一场大水,把村都冲了,人们搬上离村子几里地的一个高岗上。”塔元庄村紧邻滹沱河,几次洪水入村给黄菊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搬出去的人这不都搬回来了嘛,从腊月到现在村里免费给大家发了米、面、油、粉条、粉面、豆腐、豆芽等年货,这两天还要发香油、小米,有村民还主动给大家发醋、酱油等日用品。谁还不赶着回来呀!外村的人也可羡慕了,很多人都想落户咱塔元庄。”蒋爱芹接话。

  “现在治理后的滹沱河成了石家庄的景,落不了户的就来看风景。每年吸引多少游客呀!”黄菊梅说,“我们去遛弯的时候,他们在看风景,我们在看游客。今天的好日子,那可是之前想都没有想过,梦都没梦到!”

  “好多年前,有一个远方亲戚家的女儿说婆家要说到咱们村,结果闺女进村一看,路上全是烂泥,当场回绝了这门亲事。再看看今天的好光景,得多后悔没嫁过来呀。”蒋爱芹说。

  ……

  嘴里说着,手也不停,很快200多个素馅和肉馅饺子像变戏法一样整整齐齐摆了出来。

  “亲家妹子吃素馅,所以每次包饺子,我们都会包两样,先煮素的,再煮肉的,一个锅里煮出两样饺子,都很好吃。”蒋爱芹说。

  “村里有各项福利,我们的生活比小康还小康。在新的一年里,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是我们既做儿女又做父母的人最大福气。”作为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49岁的解建勇说。

  晚上六时,李彩芳从县城西城门外的门市下班,赶回家需要二十分钟左右,估摸着时间,饺子下锅,等全家人聚齐,捞饺子,吃小年夜饭。

关键词:小康,塔元庄,正定责任编辑:张世豪